冬小麦晚播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丽华
作者: 吕丽华;贾秀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晚播;积温条件
期刊名称: 现代农村科技
ISSN: 1674-5329
年卷期: 2016 年 24 期
页码: 18
摘要: 为了确定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的适宜晚播期限,本文以冀中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2012~2015年开展了4个冬小麦品种4个播期的试验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对播期不敏感的品种,它在冀中南地区适宜的播期是10月9日至20日;对播期敏感的小麦品种,它的适宜的播期是10月5日至10日;中间型的小麦品种适宜的播期是10月8日至16日。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晚播条件下高产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 吕丽华,姚艳荣,董志强,张丽华,贾秀领. 2017
[2]塔城盆地晚播冬小麦播期与播量试验初报. 周广顺,杨芳永,周相军,王秀珍,周宏军,乌苏曼,陈兴武. 2007
[3]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4]不同密度对适期晚播冬小麦产量形成与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南镇武,刘灵艳,高英波,徐杰,王娜,代红翠,孟维伟,王旭清. 2022
[5]旱地晚茬冬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甘吉生. 1992
[6]北疆冬小麦晚秋播种生育特点的研究. 雷钧杰,赵奇,孙保成,陈兴武,宋敏,赛里汗. 2001
[7]播种期后移对宁南山区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邵千顺,杨琳. 2022
[8]“宁冬11号”小麦晚播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 李彩虹,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张维军,白冰. 2010
[9]种植密度对晚播冬小麦荧光动力学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张耀兰,曹承富,李华伟,乔玉强,赵竹,杜世州. 2013
[10]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2024
[11]莜麦田采用免秋耕晚播蓄沙固土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要点. 杨晓虹,张新军,周海涛,李天亮,杨才. 2012
[12]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2
[13]水稻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讲座(8) 面向我国农业市场开发作物化控技术. 王熹. 1995
[14]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宾,王法宏. 2016
[15]六个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晚播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夏清,杨珍平,席晋飞,李娜,孙敏,高志强,任江萍,潘辛来. 2014
[16]麦园蜘蛛(Penthaleussp.)及麦长腿蜘蛛(Petrobialatens(Müller))的生物学研究. 魏鸿钧,田毓起. 1963
[17]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2019
[18]播种量对晚播紫云英生长及养分积累的效应. 周影,魏启舜,管永祥,陈震,王琳,郭成宝,文蔚明. 2020
[19]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王珂,席天元,张建诚,姚景珍,王健. 2021
[20]棉花不同熟性品种栽培技术新途径的探讨.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李振怀,曲道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母牛发情期间躯体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作者:修豪宇;李迎军;原开敏;汪超;杨书含;吕丽华;王栋
关键词:母牛;不同部位体温;发情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不同大理石花纹等级牛肉的质构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孟文翔;游伟;路一航;任永平;姜富贵;成海建;谢良佳;杨北京;宋恩亮;吕丽华
关键词:肉品质;大理石花纹;脂肪酸;氨基酸;营养成分;牛
-
抗逆广适小麦品种共性特征分析
作者:吕丽华;韩江伟;张经廷;董志强;孟建;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筛选;株型特征;生理特征;产量构成特征
-
夏玉米12展叶期补灌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吕丽华;崔永增;李谦;姚艳荣;黄冀楠;张经廷;孟建;李明远
关键词:华北平原;夏玉米;水氮耦合;灌溉策略;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