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理的荧光分析法测定茶叶中的铜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尚玉婷

作者: 尚玉婷;贺永桓;王淼;范蓓;王凤忠;陈卫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分析法;铜;茶叶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317-32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机理,合成荧光猝灭型铜离子荧光探针(CFP)。通过优化铜离子的检测条件,构建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荧光分析法检测茶叶中的铜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p H 7.0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中,铜离子质量浓度C在0.1~0.9μg/m L范围与CFP 500 nm处的相对荧光强度△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F=641.9524C-65.3323,相关系数R2=0.9869,方法检出限为0.04μg/m L。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茶叶样品中铜离子的快速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回收率在94%~106%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分类号: O657.3`TS272.7

  • 相关文献

[1]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 韩文炎,梁月荣,杨亚军,石元值,马立峰,阮建云. 2006

[2]端视ICP-AES法测定茶叶中铅铜砷镉铬钴. 石元值,马立峰,韩文炎,阮建云. 2003

[3]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刘光,魏振承,张雁,唐小俊,邓媛元,张名位. 2020

[4]基于荧光分析法的水体叶绿素a传感器光通路设计. 李鑫星,王聪,陈英义,赵佳,傅泽田,张领先. 2015

[5]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分析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许泽宇,周昊天,张佳然,韩淇安,史策,王小艺. 2021

[6]干法消解—等离子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的铜和镉. 王明锐,陶宁丽,袁友明,姚晶晶. 2014

[7]动物饲料中砷、铜和锌调查及分析. 姚丽贤,黄连喜,蒋宗勇,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 2013

[8]氟与铜、铁、镁元素在动物机体内相关性的研究. 刘晓松,李京玉. 1995

[9]不同种类禽蛋微量元素铁铜锰锌含量比较. 蒲俊华,吴敏,张小燕,葛庆联,唐梦君,高玉时. 2010

[10]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11]2-(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铜. 杨亚玲,李晚谊,胡秋芬,杨光宇,尹家元. 2002

[12]蓝矾中铜含量的测定. 刘嘉芬,刘寄明. 2000

[13]氟与铜、铁、镁元素在动物机体内相关性的研究. 刘晓松,李京玉. 1994

[14]肉牛日粮添加硫酸铜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高登宏,莫放,黄应祥,王永新,陈瑶. 2008

[15]肉牛日粮补饲铜对瘤胃VFA浓度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高登宏,莫放,黄应祥,王永新,陈瑶. 2008

[16]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量铜、锌、锰. 彭菊. 2014

[17]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猪粪中铜. 罗钦,陈涵贞,宋永康. 2010

[18]不同剂量铜饲喂生长猪效益研究. 兰长英,王霞. 1989

[19]铜胁迫对海菜花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朱健,张志红,范菲菲,赵丽华. 2015

[20]铜对海菜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朱健,范菲菲,赵丽华,彭艳,张志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