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培养料发酵后对霉菌抑制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筱

作者: 崔筱;刘芹;丁亚通;康源春;胡素娟;宋凯博;张玉亭;孔维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酵料;浸提液;霉菌;抑菌机制;平菇;培养料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09-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培养料发酵后栽培平菇,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的滋生,提高菌袋的成活率,但其抑菌机制尚不清楚。以玉米芯为主料研究发酵料浸提液对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灰绿青霉(Penicilliumglaucum)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细胞形态、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三磷酸腺苷酶(ATP)活性、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周期内,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料浸提液对2种霉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T4时期对深绿木霉、灰绿青霉菌丝抑菌率最高,分别达到100.0%、97.9%;随发酵料浸提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抑菌率提高,菌丝生物量减少,发酵料浸提液体积分数为100%时,对深绿木霉、灰绿青霉2种霉菌菌丝的抑菌率分别为81.1%、75.9%,菌丝生物量分别减少66.2%、64.6%。显微检测发现,80%发酵料浸提液处理后,深绿木霉菌丝细胞壁、细胞膜破裂,液泡、线粒体膜破裂,核糖体分布不均匀,细胞内容物减少;灰绿青霉菌丝细胞壁边缘粗糙,隔膜断裂。随发酵料浸提液体积分数增加,培养液中深绿木霉、灰绿青霉AKP含量增加,分别高于对照333.3%、560.0%;菌丝体内SDH活性在48 h降至最低,分别为8.1、10.3 U/mg; ATP活性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低51.3%、55.8%。平菇培养料发酵后其浸提液破坏2种霉菌菌丝细胞壁、细胞膜,导致细胞内溶物外流,降低菌丝代谢和呼吸强度,从而抑制深绿木霉、灰绿青霉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贮藏与还原利用技术示范应用. 黄建春,沈新芬. 2014

[2]河南省适宜发酵料栽培的平菇优良品种筛选. 孔维丽,崔筱,袁瑞奇,刘芹,徐柯,段亚魁,康源春,张玉亭. 2019

[3]平菇培养料发酵度快速测定指标的建立. 孔维丽,郭家稳,刘芹,齐曼,崔筱,李亚楠,高玉千,邱立友,张玉亭. 2021

[4]粒径对平菇栽培用玉米芯发酵料代谢物的影响. 刘芹,胡素娟,孔维丽,崔筱,袁瑞奇,孔维威,邱立友. 2021

[5]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平菇栽培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 刘皓皓,刘芹,崔筱,靳荣线,高玉千,李亚楠,孔维丽,裴瑞杰,邱立友. 2021

[6]菌袋、菌种对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影响. 孔维丽,崔筱,刘芹,袁瑞奇,张燕,宋凯博,张玉亭. 2020

[7]杏鲍菇菌渣发酵料栽培平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王继磊,宫志远,苏建昌,辛寒晓,韩建东,刘晓,范学明,张振宇,朱肖艳,姚强. 2015

[8]利用葡萄枝屑、玉米芯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王海霞,王东云,王素娟,王桂玲,邓杰中. 2015

[9]不同生物杀菌剂在袋栽平菇中防治竞争性霉菌试验. 马林,宋金俤,曲绍轩,华秀红,林金盛,李辉平. 2011

[10]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与应用经验.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 2019

[11]平菇对培养料中有害重金属的富集及临界含量值研究. 杨小红,胡清秀,韩立荣. 2009

[12]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试验. 杨鹏,韩建东,万鲁长,宫志远,郭惠东. 2015

[13]平菇培养料组份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研究初报. 曲玲,曹德宾,李国生,宫志远,万鲁长,郭惠东. 2001

[14]平菇培养料三次发酵技术初探. 钱武兵,黄建春,王倩,蔡斌强,仇阳阳,李寅辉,徐佳佳. 2024

[15]利用发酵料制作食用菌菌棒的技术要点. 邓春海. 2014

[16]食用菌培养料发酵及接种液体菌种试验. 周建树,孟庆国,赵洁,韩冰,陈超. 2009

[17]添加工厂化白灵菇菌糠配料栽培平菇试验. 韩梅琳,孙晓红. 2015

[18]白酒糟发酵料地栽平菇技术. 孟庆国. 2019

[19]一种巴尔喀什蘑菇发酵料腐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魏鹏,贾培松,罗影,郝敬喆,贾文捷. 2017

[20]柚子皮发酵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侯振平,郑霞,陈青,吴端钦,李定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