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代的农本文化政策对民间信仰的积极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富成
作者: 黄富成;惠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汉代;农本思想;文化政策;祭祀;淫祀;移风易俗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1671-7465
年卷期: 2006 年 6 卷 03 期
页码: 79-83
摘要: 农本意识是农业社会中统治理念和主流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两汉时期,为了强化农本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政府以农为本,对民间信仰文化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和干预,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管理策略:一是以天子籍田仪式和农神祭拜之礼引导乡村社会重农务本;二是破除民间“淫祀”,维持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三是移风易俗,倡导“农为民本”的淳朴民风。
分类号: B933`K234
- 相关文献
[1]稻文化的再思考(13):稻与信仰:水稻相关节日、信仰与祭祀. 庞乾林,林海,王志刚. 2016
[2]汉代西北农业区开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惠富平,王思明. 2005
[3]汉代江淮地区陂塘水利发展及其环境效益. 惠富平,黄富成. 2007
[4]汉代农业科技政策与管理探析. 郭建新. 2019
[5]汉代苜蓿传入我国的时间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6
[6]西汉河西走廊谷物及其籽粒特性考证. 魏益民,钟爱亭,赵博. 2022
[7]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苜蓿种植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7
[8]张骞与汉代苜蓿引入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论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动植物纤维业经营与环境的兼容
作者:俞智法;惠富平
关键词: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纤维业
-
物候、水汛与河防:黄河十二月水名及其防汛意义
作者:郭云奇;惠富平
关键词:黄河;十二月水名;物候;水汛;河防
-
河道、边界与田赋——以明清黄河孟津至桃花峪段滩案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郭云奇;惠富平
关键词:黄河滩地;河道变迁;滩案;划界;田赋
-
晚清《植物学》的创译及其科学传播意义研究
作者:孙雁冰;惠富平
关键词:科技翻译;科学传播;李善兰;《植物学》;晚清时期
-
明清江南地区油菜生产及其多重效益
作者:惠富平;钱伶俐;李祥凝
关键词:油菜生产;稻油轮作;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民国时期江苏稻田养鱼述略
作者:李凡;朱世桂;惠富平
关键词:
-
明清时期苜蓿的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爽;惠富平
关键词:苜蓿;明清;分布;灾区社会;卫所;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