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长_3的改良与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士琛

作者: 龚士琛;苏俊;李春霞;张坪;宋锡章;张瑞英;钟占贵;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杂交;回交;改良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4 年 12 卷 02 期

页码: 46-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骨干自交系长3与5003杂交后与长3回交,选育出了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和综合性状好的新自交系K10、HR25和HR3。用其作亲本,育成龙单13、龙单20和黑342等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K10已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

分类号: S513.024

  • 相关文献

[1]合玉杂交种及自交系合344在生产上的应用. 牛忠林. 2002

[2]特用玉米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寇思荣,杨彦忠,何海军,王振军,李雪琴. 2002

[3]78599选系及其衍生系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 孙发明,岳尧海,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 2008

[4]广适稳产型玉米种质改良与杂交种选育.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锋. 2011

[5]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何克荣,祝新荣,黄健辉,夏建国. 2001

[6]D奇宝A生物学特征特性与高产繁殖关键技术. 陈颖慧,曾海清,刘文炳. 2012

[7]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2009

[8]家蚕品种云蚕8的斑纹限性定向转育. 廖鹏飞,朱水芬,黄平,董占鹏,刘敏,白兴荣,罗顺高,杜伟,李涛,陈松. 2013

[9]新型小麦蓝粒两用系遗传分离规律及转育的研究. 行翠平,安林利,田静,韩东翠,史民芳. 2012

[10]高赖氨酸小麦转基因新品系的获得与选择. 吴宏亚,张伯桥,汪尊杰,马鸿翔,张旭,孙晓波,程顺和. 2013

[11]利用粳型杂种优势群转育恢复系各代遗传效应研究. 王坚,刘炜. 2018

[12]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王国祥. 2004

[13]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组测定. 周骏芳. 1985

[14]大蜡螟幼虫的体色遗传规律. 熊延坤,张青文,徐静,段灿星,周明牂. 2002

[15]黄早四类群玉米自交系吉853的改良研究. 李凤华,董海合,杨兆顺,冯桂苓. 2006

[16]波尔山羊对徐淮山羊改良效果研究. 杨智青,丁海荣,陈应江,陈长宽,徐文华. 2007

[17]辽宁绒山羊品种特征及杂交改良效果. 李蒙召,周忠孝,艾来增,毛杨毅,刘同亚. 1990

[18]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何克荣,祝新荣,孟智启,陈诗,柳新菊. 2009

[19]扁茎大豆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姜成喜,吕德昌,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田喜梅. 2000

[20]豆天蛾不同地理种群若干生物学特征的比较. 李晓峰,陈凤,邓盼,李俊领,樊继伟,郭明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