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增进红茶品质生化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建琴
作者: 黄建琴;赵和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茶;品质;有机肥;生化物质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1998 年 005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施有机肥的红茶叶花多酚、咖啡碱等化合物含量较高;构成红茶香气的主体芳香物质香叶醇等也是有机肥处理的红茶含量高,所以其香气突出.
分类号: S571.106.2
- 相关文献
[1]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2]茶花红茶窨制技术初探. 申东,何萍,喻园,范定松,张畅,喻云春. 2017
[3]红茶发酵研究进展. 陈娟,潘科. 2018
[4]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 2020
[5]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6]γ-氨基丁酸红茶品质成分分析. 吴琴燕,陈露,张文文,马圣州,赵飞,庄义庆. 2017
[7]广西金秀野生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 2019
[8]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9]光质萎凋对不同茶树品种红茶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吴全,袁林颖,杨娟,张莹,王杰,邬秀宏,钟应富. 2021
[10]我国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林郑和. 2006
[11]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12]“古茶红”制作工艺及品质成分分析. 陈继伟,陈林波,刘艳红,沙杜,庄文疆,张娟. 2015
[13]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14]‘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罗金龙,陈盛相,沈强,杨肖委,刘晓霞,郑文佳. 2023
[15]红茶存储过程品质异变原因与修复建议. 邬龄盛. 2017
[16]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相关性研究. 杨娟,袁林颖,钟应富,张莹,罗红玉,李中林. 2014
[17]鲜叶中生化成分与红茶品质关系综述. 刘千录,江和源,江用文,张建勇,薛金金,徐斌. 2014
[18]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马伟,夏丽飞,宋维希,蔡丽,杨毅坚,李梅,杨方慧,陈林波. 2017
[19]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2005
[20]茶树新梢中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对茶树品种品质的影响.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研究
作者:雷攀登;黄建琴;刘亚芹;王辉;周汉琛;杨霁虹;黄才旺;李诗涵;徐玉婕
关键词:祁门红茶;茶树品种;适制性;‘凫早2号’;‘皖茶4号’
-
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绿茶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类及咖啡碱差异分析
作者:徐玉婕;戴晓晶;吴纪忠;刘亚芹;周汉琛;杨霁虹;王辉;黄建琴;丁勇;雷攀登
关键词:茶树;白化茶树;黄化茶树;绿茶;滋味成分
-
茎和叶对祁门红茶品质的贡献分析
作者:周汉琛;杨霁虹;刘亚芹;王辉;徐玉婕;黄建琴;雷攀登
关键词:祁门红茶;感官审评;滋味成分;挥发性化合物;糖苷类香气前体
-
渥堆对黑茶色泽形成的作用及适度判别分析
作者:王辉;刘亚芹;郑东;周汉琛;黄建琴;雷攀登
关键词:黑茶;渥堆;色泽变化;适度判别
-
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研制
作者:雷攀登;周汉琛;田娟;刘亚芹;王辉;杨霁虹;黄建琴
关键词:可视化;发酵;图像分析;红茶;氧化铟锡镀膜玻璃;加热除雾;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
基于HS-SPME-GC-MS和OAV分析黄山地区不同茶树品种红茶香气的差异
作者:杨霁虹;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关键词: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气味活度值;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基于滋味成分变化的祁门红茶发酵程度差异研究
作者:刘亚芹;王辉;杨霁虹;周汉琛;黄建琴;雷攀登
关键词:祁门红茶;发酵;滋味成分;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