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之SSR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传光 1 ; 江奕君 1 ; 毛兴学 1 ; 高云 1 ; 刘军 1 ; 林青山 1 ; 李晓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玉米;远缘杂交;籼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SSR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02 期

页码: 152-155

摘要: 选用7对SSR引物对7个水稻×玉米远缘后代不育株系及其双亲进行SSR分析。与母本扩增带型相比,共扩增出18条特异带,即表现为多态性。在检出的18条特异带中,13条的带型与父本相同,另5条的带型不同于双亲,即为变异带型。7个参试后代不育株系都检测到了SSR多态性标记,但各株系间检出多态性位点的数量存在差异,最多的一个株系ys-2同时检测到3个多态性标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很可能将玉米的某些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表明研究在籼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改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 相关文献

[1]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5

[2]利用水稻-玉米远缘杂交技术改良籼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研究. 刘传光,江奕君,林青山,高云,刘军. 2003

[3]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朱满山,李永辉,江西农业大学,柳武革,金素娟,江西农业大学,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黄慧君. 2005

[4]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王丰,李永辉,柳武革,金素娟,李金华,刘振荣,廖亦龙,黄德娟,朱满山. 2006

[5]龄前远缘籼型光温敏不育系玉-1s利用的初步研究. 江奕君,林青山,高云,刘传光,冯道基. 2005

[6]水稻远缘杂交种质创制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江奕君,林青山,高云,刘传光,刘军,白嵩,涂从勇. 2003

[7]水稻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玉-1s的初步评价. 江奕君,刘传光,林青山,高云,刘军. 2003

[8]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航香糯的SSR标记分析. 杨梯丰,刘传光,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刘斌,江奕君,高云,周汉钦. 2011

[9]空间诱导甜玉米产量性状变异及其SSR分析. 胡建广,杨子龙,李高科,郑锦荣,刘建华,李余良,祁喜涛. 2011

[10]蝴蝶兰与火焰兰远缘杂交育种初探.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蒋明殿. 2019

[11]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与钻喙兰(Rhynchostylis retusa)远缘杂交种子无菌播种及后代表型分析. 陈和明,吕复兵,李佐,肖文芳. 2021

[12]蓖麻蚕与大乌Jiu蚕远缘杂交的研究简报. 陈智毅. 2000

[13]小粒野生稻与籼稻杂交创造优异新种质研究初报. ^A潘大建^B1%^A范芝兰^B2%^A刘雪贞^B3%^A黄巧云^B4%^A何昆明^B5%^A周汉钦^B6%^A李晨^B7. 2003

[14]南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初报. 黄河勋,林毓娥,梁肇均. 2006

[15]菲律宾玉米生产概况分析. Han Fu-guang,韩福光,Qi xi-Tao. 2012

[16]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GAO Jia-dong,高家东,TIAN Xing-shan. 2014

[17]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18]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19]“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20]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