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和分子标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静 1 ; 刘东涛 1 ; 陈荣振 1 ; 冯国华 1 ; 张会云 1 ; 马红勃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SDS-PAGE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5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27-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分子标记技术,对黄淮麦区47份小麦育种材料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鉴定和分析。SDS-PAGE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1出现频率较高(80.9%),Null次之(17.0%),2*仅有1份;Glu-B1位点有7+8、7+9、17+18共3种类型,其中7+8和7+9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8.9%和44.7%;Glu-D1位点有2+12、5+10、4+12共3种类型,其中5+10出现频率最高(61.7%)。利用Dx5、Ax2*、By8、By9和By17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含各标记亚基的材料依次为29(61.7%)、1(2.1%)、23(48.9%)、21(44.7%)、3(6.4%)份;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含最优亚基组合Dx5、By8的材料共13份,频率为27.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SDS-PAGE检测结果相吻合,表明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来快速检测小麦材料中的HMW-GS基因。

  • 相关文献

[1]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Dx5+1Dy10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王静,刘东涛,冯国华,赵军海,陈荣振. 2010

[2]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李立群,李学军. 2015

[3]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4]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1d共显性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 2008

[5]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1Dy10的分子检测. 刘东涛,陈荣振,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08

[6]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陈荣振,张会云,王静,贾辉辉. 2015

[7]小麦穗发芽抗性分析及相关分子标记检测. 苏在兴,高闰飞,易媛,王波,常勇,黄忠勤,周兴根. 2019

[8]小麦抗赤霉病鉴定及其抗病基因的检测. 徐婷婷,王永军,狄佳春,孙苏阳,蔡士宾,汪巧玲,邹淑琼,朱银,杨欣,颜伟. 2019

[9]连麦系列及部分澳麦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张广旭,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李强,陈凤,樊继伟. 2019

[10]簇毛麦5VS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开发与遗传效应分析. 付必胜,孟祥如,刘润然,卢春甜,闫丽娟,张巧凤,郭炜,蔡瑾,刘彩云,张瑞奇,吴纪中. 2022

[11]小麦抗赤霉病种质筛选与Fhb1基因分布研究. 张善磊,于成功,刘晓飞,赖尚科,王卫军,孙宝林,熊化春,胡继超,崔小平. 2021

[12]苏麦3号感赤霉病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分子标记. 赵涵,陈佩度,赵寅槐,马正强,刘大钧. 2002

[13]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丰产稳产性和赤霉病抗性分析. 姚金保,陆维忠. 2012

[14]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6

[15]镇麦品种相关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 郭瑞,姚维成,陈琛,曲朝喜,温明星,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2023

[16]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8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付必胜,刘颖,张巧凤,吴小有,高海东,蔡士宾,戴廷波,吴纪中. 2017

[17]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任丽娟,张仙义,吴小有. 2008

[18]弱筋小麦宁麦9号及其衍生系的蛋白质含量遗传多样性及关联分析. 姜朋,张平平,张旭,陈小霖,姚金保,马鸿翔. 2015

[19]小麦纹枯病抗性QTL遗传分析. 蒋彦婕,朱芳芳,蔡士宾,吴纪中,张巧凤. 2014

[20]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马鸿翔,陆维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