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产端 1 ; 王宝祥 2 ; 李慧慧 3 ; 史咏梅 4 ; 时立亮 1 ; 仇从宇 1 ; 张守华 1 ; 杨波 2 ; 徐大勇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东海县青湖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2.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4.江苏省东海县种子管理站

关键词: 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2 期

页码: 108-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机插对中稻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共设6个不同基本苗机插处理,分别为A(每穴2苗)、B(每穴3苗)、C(每穴4苗)、D(每穴5苗)、E(每穴6苗)、F(每穴7苗)。结果表明,在D处理条件下,中稻1号的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高,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及每穗粒数的增加;中稻1号不同基本苗机插12d后(6月30日)初始分蘖,至7月25日,处理C、D、E、F分蘖达高峰期,处理A、B分蘖高峰期晚5d。相同机插时间下,适龄移栽的中稻1号D、E、F处理在移栽至拔节阶段的群体生长速率均高于A和B处理。拔节(7月20)至抽穗阶段(8月15)的E和F处理群体生长下降速率均高于D处理。中稻1号每穴不同基本苗机插10叶前发生分蘖均能成穗,分蘖时间跨度小,成穗质量相对较好,结实率高。另外,D处理的成穗数最高,达到358.68万穗/hm2,成穗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D>E>F>C>B>A。综上所得,中稻1号机插最适每穴基本苗数为5苗。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本苗机插对连粳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谭维娜,王宝祥,杜永,李筠. 2015

[2]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3]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卢百关,秦德荣,樊继伟,方兆伟,李健,杨波,王宝祥,刘艳,周振玲,徐大勇. 2012

[4]中稻1号机插高产栽培调控技术. 张产端,孟德龙,史咏梅,王宝祥,徐大勇. 2012

[5]高产多抗广适中粳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永军,浦汉春,刘耀鸿,刘辉,华国栋,孟德龙,卢百关. 2011

[6]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稻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方兆伟,李健,迟铭,樊继伟,陈庭木,周振玲,杨波,王宝祥,万建民. 2013

[7]南粳4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单志良. 2013

[8]“镇稻11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臧兴良,孙富林,许磊,景德道,林添资,李闯,余波,刁立平. 2011

[9]杂交晚粳常优1号机插超高产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研究. 姚月明,王海候,宋浩,郁寅良. 2010

[10]镇稻10号机插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周铭成,吴金书,茅玉兰,邹国民,盛生兰. 2009

[11]超级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推广的成效及措施. 单志良. 2012

[12]16个水稻品种在宿迁地区的种植表现. 陈春,陈卫军,赖上坤,王磊. 2016

[13]托盘育苗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邵文奇,纪力,钟平,董玉兵,孙春梅,庄春,陈川,章安康. 2019

[14]淮稻11号特征特性及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文正怀,佟士俭,刘友华,倪向群. 2011

[15]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稻米品质的比较. 孟德龙,杨波,秦德荣,迟铭,仲维功,陈留根,周炜. 2011

[16]粳稻镇稻15号机插配套栽培技术. 周义文,钱华飞,李闯,景德道,林添资,龚红兵,余波,曾生元,盛生兰. 2012

[17]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18]托盘育苗方法中不同育苗介质及出苗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钟平,邵文奇,孙春梅,纪力,董玉兵,庄春,陈川. 2019

[19]机插稻侧位施肥方式对肥效的影响. 贾一磊,王进友,高雯雯,杨松,魏福友. 2019

[20]水稻机插稀植栽培技术探析. 顾建华,周根友,汪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