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模式对华南双季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俊峰 1 ; 钟旭华 1 ; 黄农荣 1 ; 刘彦卓 1 ; 田卡 1 ; 梁开明 1 ; 彭碧琳 1 ; 傅友强 1 ; 胡香玉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氮肥管理;种植密度;水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857-8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氮肥运筹和栽插规格等栽培管理措施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杂交稻粤杂889为材料,设置6种栽培模式,分别为不施氮肥(N0),前期重施氮肥的农民习惯栽培(FP,N肥200 kg·hm~(-2),栽插规格20.0 cm×23.3 cm),氮肥后移与不同栽插规格组成的4种栽培模式(简称优化模式),即高产高效1(M1,N肥180 kg·hm~(-2),氮肥后移,20.0 cm×20.0 cm)、高产高效2(M2,N肥200 kg·hm~(-2),氮肥后移,30.0 cm×13.3 cm,宽行窄株)、高产高效3(M3,N肥180 kg·hm~(-2),氮肥后移,25.0 cm×13.3 cm,宽行窄株)和高产高效4(M4,N肥220 kg·hm~(-2),氮肥后移,30.0 cm×13.3 cm,宽行窄株),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特点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M1、M2、M3和M4栽培模式,2011年较FP分别增产16.7%、20.5%、18.3%和24.1%,2012年较FP模式分别增产6.3%、16.0%、22.9%和12.8%。与M1相比,M2、M3和M4增产1.3%~15.6%。两年中,M1、M2、M3和M4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平均比FP提高65.2%~82.4%、55.6%~88.1%和7.9%~33.9%,差异显著。优化模式产量的提高主要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和结实率的增加密切相关;4种优化管理模式的平均增产量分别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穗分化始期和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氮肥用量和栽插规格综合措施具有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潜力。

  • 相关文献

[1]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傅友强,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彭碧琳,陈荣彬,胡锐,黄农荣. 2019

[2]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黄建凤,李苹,付弘婷. 2017

[3]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黄巧义,吴永沛,黄旭,李苹,付弘婷,张木,逄玉万,曾招兵,唐拴虎. 2023

[4]稻秆还田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杨少海,张发宝,唐拴虎. 2009

[5]水稻产量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进展. 张分云,李宏,周向阳,王重荣,周德贵,赖穗春,陈立云,周少川. 2013

[6]改良剂对反酸田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易琼,杨少海,黄巧义,黄旭,蒋瑞平,唐拴虎. 2014

[7]土壤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和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董稳军,徐培智,张仁陟,黄旭,郑华平,解开治. 2013

[8]不同措施改良反酸田及水稻产量效果. 王秀斌,唐栓虎,荣勤雷,张倩,孙静文,梁国庆,周卫,杨少海. 2015

[9]插植密度与插植苗数对超级稻产量和抗倒力的影响.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李惠芬,李康活,张彬. 2013

[10]不同种植密度的菠萝光合作用研究. 钟云,刘岩,孟祥春. 2006

[11]珠江三角洲巴西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李国良,姚丽贤,张政勤,周修冲,涂仕华. 2007

[12]不同种植密度下甜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差异研究. 赵荣芳,文天祥,陈惠阳,冯颖竹. 2015

[13]不同种植密度菠萝的光合特性研究初报. 钟云,刘岩,柯开文,孟祥春,曾文盟,周建光. 2006

[14]彩色甜椒种植密度及整枝方式试验. 李颖,翟英芬,王得元,王恒明. 2007

[15]有棱丝瓜种植密度的研究. 何晓莉,何裕志,罗少波,罗剑宁,张长远,郑晓明. 2006

[16]施肥方式与种植密度对丰华占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郑廷杰,陈唱今,张海鹏. 2005

[17]粤甜9号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余良,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肖妙玲. 2003

[18]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19]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20]“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