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飞 1 ; 张庆文 1 ; 孔杰 1 ; 栾生 1 ; 张发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山东海阳黄海水产公司

关键词: 大菱鲆;杂交组合;家系;选育;生长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08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60-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3-2005年间,分5批收集不同批次进口的大菱鲆群体,从各群体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构建了5种杂交组合,测试其杂交子一代生长性能,为培育优良的大菱鲆养殖新品种提供基础资料。5个杂交组合共生产31个家系,在初孵仔鱼第25天和第80天,从每个家系随机取样50尾,测定其体长、体重等性状值,计算各杂交组合和家系25~80d的绝对增重率,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比较各组合、家系间的生长性能的差异,并对不同家系25d和80d的体长体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25d、80d体重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80d体重LSD多重比较显示丹麦与法国进口群体的杂交组合(D×F)子一代生长优于其它杂交组合。系统聚类分析表明,丹麦×智利(D×C)组合与丹麦×法国(D×F)组合生长性能较为接近聚为一类,丹麦×西班牙(D×S)组合、丹麦×英国(D×E)组合和英国×西班牙(E×S)3个组合聚为一类,且前者的生长速度高于后者。家系间生长性能聚类分析表明,生长速度最快的家系分布在不同的杂交组合,80d体重的组合内家系间方差分析也表明组合内家系间存在较大变异。组合间和家系间生长分析发现大部分组合和家系在25d和80d的体长、体重性状值排序上不一致。家系相关分析表明,25d体长、体重与80d体长、体重间相关系数(0.132、0.096)和决定系数(0.017、0.009)均较小,25d体长体重对80d体长体重的影响甚微。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大规模家系选育优良家系的生长发育规律. 王新安,马爱军,黄智慧,刘庆明,郭黎,杨志,曲江波. 2011

[2]大菱鲆选育家系抗鳗弧菌性能. 马爱军,郭建丽,王新安,黄智慧,王婷,商晓梅. 2014

[3]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郭黎,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2012

[4]中国明对虾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比较和遗传力估计. 孙修涛,李健,王清印,宋全山,郭建军,刘勇,孙玉忠. 2004

[5]牙鲆抗鳗弧菌病家系筛选及其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王磊. 2010

[6]大菱鲆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对比分析. 曹宝祥,张天时,刘宝锁,孔杰. 2012

[7]大菱鲆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 王新安,马爱军,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2011

[8]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大菱鲆选育F_1优良家系发育的动态研究. 王新安,马爱军. 2010

[9]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10]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1]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孔杰,刘萍,王清印,张庆文. 2007

[12]斑节对虾4个不同群体建立家系的生长及成活. 杨其彬,温为庚,黄建华,陈旭,周发林. 2010

[13]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董在杰,何杰,朱健,张守领,张成峰,徐跑,农肖颖,梁政远,缪凌鸿. 2008

[14]斑节对虾6个家系生长、饲料利用和全虾营养成分的比较. 黄忠,林黑着,黄建华,杨其彬,温为庚,陈旭,周发林,江世贵. 2009

[15]温度对半滑舌鳎家系生长及性别的影响. 田永胜,汪娣,徐营,陈松林. 2011

[16]13个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及抗氨氮特性比较. 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温为庚,陈旭,江世贵. 2011

[17]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罗坤,杜学芳,陈宝龙,栾生,孟宪红,曹宝祥,孔杰. 2018

[18]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及生长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姜松,杨其彬,黄建华,林黑着,李晓兰,江世贵. 2015

[19]电子标记辅助虹鳟家系建立及快速生长家系筛选. 户国,谷伟,王鹏,白庆利,王炳谦. 2012

[20]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建立及其生长和抗病性能初步测定. 陈松林,田永胜,徐田军,邓寒,刘寿堂,刘本伟,季相山,于过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