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向东 1 ; 季书勤 1 ; 张德奇 1 ; 郭瑞 1 ; 王汉芳 1 ; 吕凤荣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豫南雨养区;玉米-小麦周年耕作模式;干物质积累;物质运转;产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09 期

页码: 1942-19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玉米-小麦周年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于2006—2009年进行了连续4年的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了传统翻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以及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6个模式,研究了豫南雨养区玉米-小麦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转化、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翻耕和覆盖/深松+覆盖/免耕两种模式绿叶持续时间最长,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均比其他模式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营养器官花前贮藏物质的运转量也均高于其他模式,营养器官花后同化物运转量和运转率比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模式高11.9%、11.7%,比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模式高11.6%、11.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花后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比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和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高8.4%、7.9%和8.8%、8.3%,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产量也以这两种模式最高,达到7545.0kg·hm-2和7480.5kg·hm-2,比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模式分别增产14.8%和13.8%,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来看,覆盖/深松+覆盖/免耕模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和土壤培肥效果,能促使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和花后同化物向籽粒的转移,实现高产高效。

  • 相关文献

[1]轮耕对豫南雨养区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顾顺芳,王振华,张新,张前进,郭书亚,张权,焦念元,尹飞,付国占. 2013

[2]豫南雨养区近15年小麦生产能力提升原因分析与技术对策——以西平县为例. 谢耀丽,张德奇,李向东,王汉芳,方保停. 2013

[3]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杨程,秦峰,马富举,时艳华,陈远凯,程红建. 2016

[4]豫南雨养区小麦简耕覆盖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应用.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谢耀丽,周广有. 2012

[5]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运转及籽粒氮素输入特征的影响. 冯伟,管涛,冯晓,朱云集,郭天财,康国章. 2011

[6]限水灌溉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 蒿宝珍,张英华,姜丽娜,方保停,张菡. 2010

[7]海藻酸钠寡糖灌根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张运红,和爱玲,杨占平,郑春风,杜君,宝德俊,姚健,杨焕焕. 2018

[8]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蔡东芳,赵磊,王东国. 2018

[9]不同品种优质小麦施钾效果差异研究. 张运红,杜君,杨占平,和爱玲,姚健,黄绍敏,杜保池,骆晓声. 2019

[10]不同夏谷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灌浆特性. 李君霞,朱灿灿,代书桃,秦娜,王春义,宋迎辉. 2021

[11]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12]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杜君,杜保池,和爱玲,丁华,许为钢,程小龙. 2017

[13]磷肥施用深度对谷子根系分布、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朱灿灿,付森杰,秦娜,王春义,代书桃,宋迎辉,魏昕,李君霞. 2023

[14]不同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孙计平,李雪君,丁燕芳,孙焕,吴照辉,平文丽,俎焕新,侯咏,李旭辉. 2017

[15]播期对不同谷子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李君霞,樊永强,代书桃,朱灿灿,韩燕丽,秦娜,王彦辉,宋迎辉. 2021

[16]氮锌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康利允,马政华,李红英,王文亮,杨建堂. 2011

[17]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施对连作夏玉米氮素积累、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孙联合,许海涛,马红珍,吴寅,许波,冯晓曦,张军刚,郭海斌,王友华. 2024

[18]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李亚飞,张翔,常栋,毛家伟,李亮,程培军,司贤宗,索炎炎,邱岭军,李琦. 2021

[19]砂姜黑土区不同品种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余辉,袁新丽,杨超. 2020

[20]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张忠信,董文召,苗利娟,徐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