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钾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辉 1 ; 张立花 2 ; 黄玉芳 2 ; 叶优良 2 ; 崔建宇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小麦;玉米;施钾;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土壤钾素平衡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988-9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指导河南小麦/玉米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于2010-2012年在高、中和低三种土壤供钾水平的试验点,研究了施钾量及施钾技术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钾、中钾和低钾土壤上施用钾肥,玉米分别增产4.76%~12.49%、7.56%~16.08%和7.01%~22.61%;小麦分别增产6.87%~13.87%、11.19%~18.57%和18.71%~27.49%。在不同供钾水平土壤上小麦钾肥利用效率均高于玉米,钾肥偏生产力表现为高钾点>中钾点>低钾点,高钾点钾肥当季利用率较高,低钾点的农学效率较高;当施钾量为90、135kg·hm-2时,小麦和玉米均以钾肥分2次施用效果较好;施钾量为45kg·hm-2时,玉米以底施较好,小麦以追施较好。低钾和中钾点在施钾量大于45kg·hm-2时,基本就能维持土壤钾素平衡,而高钾点则在施钾量大于90kg·hm-2时土壤钾素才有盈余。综合来看,高、中和低钾点适宜的钾肥用量分别在45、90、135kg·hm-2左右,以钾肥分2次施用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草甘膦母液残渣对小麦玉米油菜安全性测定. 宋益民,沈俊明,冒宇翔,戴宝江,任新峰. 2011

[2]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6

[3]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周淼平,马鸿翔,陆维忠. 2004

[4]由小麦×玉米获得的小麦DH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蔡华,马传喜,陆维忠. 2005

[5]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蔡华,马传喜,陆维忠. 2005

[6]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5

[7]小麦×玉米胚培养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 蔡华,马传喜,陆维忠. 2006

[8]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乔玉强,陆维忠. 2007

[9]普通温棚条件下矮败小麦×玉米花期调节的研究. 王永军,孙苏阳,李海军,李丽丽,蒋学祥. 2008

[10]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1]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12]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强. 2004

[13]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与459g/L双氟·2,4-D异辛酯悬浮剂混用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范茂林,付佑胜. 2013

[14]粒宝宝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杨文飞,朱云林,杜小凤,顾大路. 2015

[15]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 2012

[16]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 2014

[17]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陈爱大,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18]氯化胆碱对小麦茎蘖穗发育的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许为黎,张志高,倪向群. 1997

[19]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20]密肥条件对沿江稻田小麦生长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