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裴凯洋 1 ; 张胜茂 1 ; 樊伟 1 ; 侯娟 1 ; 汤先峰 1 ; 朱文斌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渔船船舶监控系统 (VMS);帆张网渔船;捕捞强度;阈值划分;密度聚类;捕捞强度空间分布;浙江省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0 年 44 卷 011 期
页码: 1913-19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捕捞强度是渔业资源管理和评估领域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的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实时、大范围、快速统计时空分布的需要.本实验提出根据VMS数据对渔船生产活动划分作业阶段;结合帆张网渔船的作业特点,采用阈值划分和密度聚类算法提取网位,计算各航次的捕捞时长;划分地理格网并累加其范围内的捕捞时长,以各格网平均每平方公里累计捕捞时长(h/km2)作为帆张网捕捞强度的量化依据,并可视化捕捞强度空间分布.本实验以2017年浙江省所属帆张网渔船的北斗VMS船位数据为研究对象,共提取有效作业航次733个,网位6021个,累计捕捞时长736761.78 h.在121.6°~126.5°E、27.6°~33.9°N范围内划分0.1°×0.1°地理格网,2017年上半年帆张网捕捞相对分散,各格网平均捕捞强度11.26 h/km2;下半年相对集中,平均捕捞强度12.83 h/km2;全年平均14.76 h/km2.其中,在125.4°~126.1°E、31.2°~32.1°N范围内捕捞强度最大,平均28.51 h/km2.本实验设计的网位提取、捕捞时长、捕捞强度空间分布,为分析帆张网渔船作业状态和捕捞强度量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密度概率分布特征. 蔡研聪,黄梓荣,许友伟,孙铭帅,徐姗楠,张魁,陈作志. 2019
[2]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在海洋渔业中研究应用现状. 于琳琳,樊伟,张衡,戴阳,万里骏,王斐,石永闯,杨胜龙. 2024
[3]基于东海底层鱼类长度谱的捕捞强度变动判别. 严利平,杨林林,刘尊雷,程家骅. 2016
[4]基于渔船捕捞行为特征的远洋延绳钓渔场捕捞强度计算. 杨胜龙,张胜茂,原作辉,戴阳,张衡,张忭忭,樊伟. 2020
[5]基于渔船轨迹的阿根廷滑柔鱼捕捞强度空间分析. 史慧敏,樊伟,张涵,杨胜龙. 2021
[6]基于Stella的江苏近海海域生态足迹模拟分析. 王子超,晁敏. 2017
[7]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 2017
[8]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 2018
[9]关于浙江省“海盾”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的思考. 佘远生,石建高. 2011
[10]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探讨——基于东海与浙江省的实践. 岳冬冬,王鲁民,熊敏思,肖黎,张寒野. 2016
[11]浙江省远洋渔业绿色食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岳冬冬,王鲁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在海洋渔业中研究应用现状
作者:于琳琳;樊伟;张衡;戴阳;万里骏;王斐;石永闯;杨胜龙
关键词:AIS;海洋渔业;渔船作业状态;捕捞强度;渔场信息
-
基于深度学习的鱼类养殖监测研究进展
作者:张胜茂;李佳康;唐峰华;吴祖立;戴阳;樊伟
关键词:深度学习;鱼类养殖;鱼体测量;鱼类计数;鱼类游泳行为;鱼类摄食;鱼病诊断
-
具有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的YOLOv8血鹦鹉目标检测与追踪方法
作者:李鹏龙;张胜茂;沈烈;樊伟;顾家辉;邹国华
关键词:血鹦鹉;慈鲷;YOLOv8模型;检测追踪;ByteTrack算法
-
灯光罩网渔业集鱼灯装备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司泰来;张胜茂;戴阳;唐峰华;姜自强;杨嘉勇;宋建勇
关键词:LED集鱼灯;光诱渔船;灯光罩网渔业;结构设计;工艺流程;可靠性检验
-
无人船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
作者:巴尧骥;唐峰华;张胜茂;王斐;戴阳;吴祖立
关键词:无人船;环境感知;自动避碰;自动导航;人工智能;渔业应用
-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重心预测研究
作者:李建雄;戴乾;陈峰;朱文斌;张洪亮;李德伟;余为;周为峰
关键词:长鳍金枪鱼;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标准化;南太平洋
-
深度学习在鱼类识别、计数、追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徐文杰;方辉;杨胜龙;张胜茂;石永闯;吴祖立;俞圣池;熊鑫泉;杨浩东;戴阳
关键词:鱼类识别;深度学习;数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