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专利分析的生物絮团技术现状和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龙丽娜 1 ; 刘晃 1 ; 徐琰斐 1 ; 缪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絮团技术;PatSnap平台;专利分析;文献计量法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55-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絮团技术具有净化养殖水质、提高饵料蛋白利用率和养殖对象存活率及抗病性等优势.为分析该技术的研发态势,采用PatSnap平台和文献计量法,对其专利概况、申请趋势、专利技术构成、创新主体分布、特殊专利和专利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专利技术发展迅速,专利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部分专利的质量和估值较高;主要技术构成是A01K(畜牧业;禽类、鱼类、昆虫的管理;捕鱼;饲养或养殖其他类不包含的动物;动物的新品种)、C02F(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C12N(微生物或酶;其组合物)和A23K(专门适用于动物的喂养饲料;其生产方法)等,研究热点领域为对虾及鱼类的养殖、生物絮团饲料和循环水养殖等;申请人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其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强;沿海地区专利优势明显,广东省为该专利技术分布最多的省份.建议今后重视生物絮团专利技术分析的作用,加强产学研和区域层面的合作,突破技术短板,促进生物絮团技术向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 相关文献

[1]国内渔业装备科研机构专利分析与对策研究. 龙丽娜,刘晃. 2019

[2]中华鲟专利技术布局与趋势分析. 龙丽娜,刘晃,倪琦,张海耿. 2019

[3]国内南极磷虾产业专利技术状况分析. 龙丽娜,刘晃. 2020

[4]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龙丽娜,李源,管崇武,张海耿,宋红桥,杨菁. 2013

[5]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 2016

[6]生物絮团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点. 王慧博,宋聃,黄晓丽,霍堂斌,王秋实,都雪. 2019

[7]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8]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系统中作用与管理的研究进展. 王涛,刘青松,李华,董宏标,段亚飞,张家松. 2019

[9]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朱林,车轩,刘兴国,刘晃,王小冬. 2019

[10]生物絮团技术特点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罗亮,张家松,李卓佳. 2011

[11]不同放苗密度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的环境和产出效应. 张许光,赵培,王国成,王秀华,潘鲁青,黄倢. 2013

[12]生物絮团技术对彭泽鲫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 罗文,王广军,龚望宝,谢骏,余德光,李志斐. 2014

[13]基于IncoPat数据库的探鱼仪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宗艳梅,赵付文,唐学大,谌志新,李国栋. 2022

[14]人工神经网络在渔业高价值专利筛选中的应用-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金武,王书磊,刘晓萌,夏晔,刘建伟. 2021

[15]基于专利分析的设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与态势研究. 刘晃,龙丽娜,林祥明. 2021

[1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渔业专利分析-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金武,王书磊,刘晓萌,夏晔,刘建伟. 2021

[17]我国渔业机械专利分析. 张建华,鲍旭腾,梁澄. 2011

[18]国内外循环水养殖专利分析及启示. 孙龙启,刘慧.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