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EHEC O157:H7 z3276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碧成 1 ; 张雪寒 1 ; 孙小涵 1 ; 范红结 1 ; 何孔旺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关键词: O157:H7;z3276基因;缺失株;致病性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958-29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动物源性致病菌之一,可感染人。I型菌毛是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如肾盂肾炎型大肠杆菌等)可表达的一种黏附结构,与细菌吸附黏膜表面密切相关。然而,O157:H7 fim操纵子上几个核苷酸的缺失却导致其不能表达I型菌毛。BLAST比对结果表明O157:H7独有的开放阅读框z3276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大肠杆菌I型菌毛高度同源,这可能是对O157:H7不能表达I型菌毛的补偿机制,但确切功能尚不清楚。本文探究z3276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O157:H7 86-24参考菌株构建z3276基因缺失株(?z3276),并构建其互补株(C?z3276),进而比较亲本株、?z3276与C?z3276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鼠致病性差异。【结果】与亲本株相比,?z3276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延后,在半固体琼脂平板上的迁移直径明显缩小,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减弱。?z3276对HEp-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并无明显变化,但对IPEC-J2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在小鼠攻毒试验中,?z3276组排菌数量减少、排菌持续时间缩短。C?z3276各项特性均能回复到与亲本株一致的水平。【结论】z3276基因可能是O157:H7重要的毒力相关因子。

  • 相关文献

[1]鼠伤寒沙门菌ompW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葛雷,仇汝龙,范志宇,胡波,魏后军,陈萌萌,宋艳华,李一鸣,徐为中,王芳. 2025

[2]大肠杆菌O157∶H7独有基因z3276的表达及初步鉴定. 张碧成,张雪寒,何孔旺,范红结. 2016

[3]EHEC O157:H7二重PCR的建立及应用. 李丽,张雪寒,何孔旺,姜平,赵攀登,叶青,栾晓婷,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吕立新,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李彬,王小敏. 2011

[4]江苏地区屠宰场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张碧成,夏学峰,张雪寒. 2022

[5]Subcutaneous and intranasal immunization with Stx2B-Tir-Stx1B-Zot reduces colonization and shedding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 mice. Zhang, Xue-han,He, Kong-wang,Lu, Wei-cai,Zhao, Pan-deng,Luan, Xiao-ting,Ye, Qing,Wen, Li-bin,Li, Bin,Guo, Rong-li,Wang, Xiao-min,Lv, Li-xin,Zhou, Jun-ming,Yu, Zheng-yu,Mao, Ai-hua,Zhang, Xue-han,Zhang, Shu-xia. 2011

[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AhlyAstxA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李彬,王小敏,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1

[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李彬,郭容利,王小敏,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2

[8]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hly△stx△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李彬,王小敏,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1

[9]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UL3、UL46和UL50基因失活株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殷涵臻,张传健,曾荣愚,费荣梅,王继春. 2021

[10]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JS2013分离株对豚鼠致病性的研究. 王中毓,李文良,郝飞,毛立,杨蕾蕾,张纹纹,江杰元. 2015

[1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AH2012/12的分离及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范宝超,俞正玉,逄凤娇,徐向伟,张柏猛,郭容利. 2016

[12]新西兰白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范志宇,恽时锋,薛家宾,徐为中,王芳. 2007

[13]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及毒力基因鉴定. 丁浩,苏战强,夏利宁,王雨朦,王栋,张瑾瑜,张桃,况玲,姚刚. 2012

[14]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对仔猪致病性的研究. 刘国阳,唐波,常晨,华涛,侯继波,张道华. 2019

[15]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江苏分离株的鉴定及其致病特征分析. 揭鸿英,朱亚露,毕志香,赵阳,何家惠,侯继波,于漾. 2017

[16]1株猪鼻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王佳,华利忠,刘蓓蓓,张磊,袁厅,甘源,韦艳娜,邵国青,冯志新,熊祺琰. 2021

[17]稻瘟病菌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曹慧娟,张瑾瑾,杜艳,齐中强,俞咪娜,刘永锋. 2019

[18]山羊疱疹病毒Ⅰ型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 郝飞,毛立,李文良,李基棕,杨蕾蕾,张纹纹,孙敏,钟纯燕,刘茂军,江杰元. 2018

[19]禽源大肠杆菌的生物表型特性. 陈祥,赵李祥,高崧,王晓泉,焦新安,刘贤进,刘秀梵. 2008

[20]猪链球菌4型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孙珂,倪艳秀,祝昊丹,王丹丹,关琳,俞正玉,周俊明,吕立新,王春凤,何孔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