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建 1 ; 魏亚凤 1 ; 杨美英 1 ; 石春林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种植方式;生长发育;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宁粳1号和南粳44为供试水稻品种,选用旱育秧稀植、塑盘育苗抛栽、直播种植和湿润秧常规移栽4种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旱育秧稀植方式群体生长协调、分蘖成穗率较高,生育进程合理,干物质积累量高,并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协调的穗粒结构;塑盘旱育抛栽方式生育进程相对较慢,分蘖发生量较大,分蘖成穗率有所下降,物质积累及产量水平次于旱育稀植方式;直播种植方式全生育期大幅缩短,生育进程虽然有所加快,但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均明显后延,对于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南粳44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而品种宁粳1号的产量有大幅降低,其高峰苗后延,有效成穗率低;湿润秧常规移栽方式分蘖成穗率相对较高,生育进程合理,但产量水平略低于旱育秧稀植方式。
- 相关文献
[1]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 丁震乾,孙克新,常勇,周兴根,黄忠勤,王波. 2015
[2]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3]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4]中国不同植稻方式形成和优劣分析以及在麦稻两熟地区的应用. ZHENG Kewu,郑克武. 2011
[5]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许博,陈涓,张恒敢. 2011
[6]中国不同植稻方式的形成和优劣分析及在麦稻两熟地区的应用. 郑克武. 2010
[7]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2002
[8]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菜产量形成与花后氮素积累运转比较.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乔中英,宋英,沈明星. 2016
[9]种植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泗稻1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陈春,李敏,陈卫军,赖上坤,王磊. 2019
[10]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李波,石晓旭,刘建,杨美英,王学军,魏亚凤. 2020
[11]不同农艺措施对甘蓝型油蔬兼用油菜宁油16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4
[12]高温对2个中粳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研究. 罗伯祥,程保山,于江辉,徐卫军,高平中. 2016
[13]遮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徐波,王宝祥,邢运高,孙志广,杨波,刘艳,卢百关,徐大勇. 2019
[14]化学杀雄剂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黄雪清,杨安南,周月兰,张金渝. 1999
[15]化学杀雄剂Ⅲ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黄雪清,杨安南. 1999
[16]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及其对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陆虎华. 2002
[17]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2012
[18]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王为,王永慧,戚永奎,施庆华,潘宗瑾,高进. 2014
[19]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洋,陈建平,王永慧,蔡立旺,戚永奎,施庆华,张萼. 2013
[20]栽培密度对中秆和矮秆黄秋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施庆华,蔡立旺,陈建平,戚永奎,张萼,王海洋,王永慧,张永泰.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席文;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王小春;杨文钰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