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测定双壳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海燕 1 ; 郭萌萌 2 ; 邴晓菲 2 ; 郑关超 2 ; 彭吉星 2 ; 谭志军 2 ; 翟毓秀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基质效应;固相萃取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508-5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建立了双壳贝类中13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净化,亲水性液相色谱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HILIC)分离;质谱采集使用独有的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性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13种目标物线性范围相关系数不低于0.99,检出限为62.0μg STX eq/kg,其中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新石房蛤毒素(Neosaxitoxin,NEO)、脱氨甲酰基石房蛤毒素(Decarbamoylsaxitoxin,dc STX)、脱氨甲酰基新石房蛤毒素(Decarbaoylneosaxitoxin,dc NEO)以及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5(Gonyautoxin-5,GTX5)为10.0μg/kg,膝沟藻毒素1&2(Gonyautxins-1&-2,GTX1&2)为12.0μg/kg,膝沟藻毒素3&4(Gonyautxins-3&-4,GTX3&4)、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2(N-Sulfocarbamoylgonyautoxin-2,C2)和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3(Decarbamoylgonyautoxins-3,dc GTX3)为4μg/kg,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1(N-Sulfocarbamoylgonyautoxin~(-1),C1)和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2(Decarbamoylgonyautoxins-2,dc GTX2)为13μg/kg。基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9.6±10.4)%—(98.8±6.54)%。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贝类基质抑制效应,简化前处理过程并通过减少样品稀释倍数来显著提高方法灵敏度,使同分异构体达到基线分离,适用于双壳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控分析。

  • 相关文献

[1]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 缪宇平,袁骐,周宏农,陈海峰,邵盛男. 2009

[2]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代谢轮廓. 邴晓菲,吴海燕,王群,李清云,郭萌萌,国佼,翟毓秀,谭志军. 2017

[3]国内外麻痹性贝类毒素风险预警及管控措施的比对分析. 田娟娟,韩刚,刘海棠,刘欢. 2019

[4]深圳大鹏澳海域翡翠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特征及生物相关因子分析. 王旭峰,陈海刚,莫梦松,王强,黎智广,赵东豪. 2018

[5]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 汤云瑜,黄冬梅,蔡友琼. 2020

[6]上海市售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及其评价. 钱蓓蕾,徐捷,王媛,沈晓盛,顾润润. 2012

[7]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邵盛男,缪宇平,周宏农,陈海峰. 2011

[8]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9]广东重要渔业水域牡蛎体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 杨美兰,林钦,吕晓瑜,蔡文贵. 2005

[10]栉孔扇贝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李瑾祯,董晨帆,吴海燕,邴晓菲,冯志华,谭志军. 2023

[11]渤海海域唐山贝类养殖区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测与风险评估. 郑旭颖,李兆新,孙晓杰,邢丽红,张梦婷,朱盼盼,王继耀,苏文青. 2023

[12]塔玛亚历山大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能力的研究. 汪宇,张海燕,隋延鸣,汤云瑜,孔聪,王媛,刘淑晗,蔡友琼,沈晓盛. 2021

[13]深圳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特征. 杨美兰,林燕棠,全桂英. 2000

[14]基于UPLC-Q-Exactive MS构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征指纹溯源技术. 张帆,郑关超,王潇潇,翟毓秀,谭志军,吴海燕. 2024

[15]广东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 林燕棠,杨美兰,陈瑞雯,胡石金,金桂英. 1994

[16]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 郭萌萌,彭吉星,吴海燕,郑关超,姚琳,翟毓秀,谭志军. 2019

[17]链状亚历山大藻暴露下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蓄积转化规律. 张海涛,吴海燕,郑关超,郭萌萌,冯志华,谭志军. 2023

[18]多种产毒藻混合暴露制备麻痹性贝类毒素基体标准物质原料技术. 赵辉辉,沙珍霞,王潇潇,郑关超,谭志军,吴海燕. 2024

[19]QuEChERS结合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9种除草剂残留及基质效应. 李丽春,刘书贵,尹怡,汪玉洁,郑光明,马丽莎,单奇,戴晓欣,赵城,谢文平,魏琳婷. 2020

[20]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镉的残留量. 董欣悦,宋超,汪倩,张聪,陈家长.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