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有小娟 1 ; 李秋芬 2 ; 张艳 2 ; 徐勇 3 ; 焦海峰 4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4.农业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关键词: 细菌群落;沉积物环境;西沪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冗余分析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13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742-7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从微生物学角度揭示象山港内西沪港海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于2009年8月,2010年3月、5月、8月,2011年5月、8月采集了港底部和中东部的沉积物和水体样品,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了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并结合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PCR-DGGE分析表明西沪港内沉积物环境中的细菌类群主要有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等,其中变形菌门细菌种类最多;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港底沉积环境2009年8月的优势菌群并不明显,之后的5个时期优势菌群依次变为红螺菌目、假单胞菌目、交替单胞菌目、绿弯菌门、伯克氏菌目;港中东部沉积物的优势菌群变化比较明显,6个时期依次变为乳杆菌目、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目、弧菌目、假单胞菌目、乳杆菌目.RDA分析表明活性硅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港底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活性硅酸盐、无机氮、氨氮是影响港中东部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表明西沪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关文献
[1]尼龙筛绢基质对对虾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 董宏标,陈亮亮,冯震华,文国樑,段亚飞,李卓佳,张家松. 2016
[2]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李秋芬,傅雪军,张艳,马绍赛. 2011
[3]PCR-DGGE技术在我国冷水鱼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穆贵强,卢彤岩,刘红柏,王荻. 2013
[4]珠江口颗粒附着微生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演替. 范艳君,朱玲,朱伟,高志强,庄志猛. 2012
[5]高密度杂交鳢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魏南,路斌,余德光,王广军,谢骏,夏耘,陈成勋. 2016
[6]应用DGGE技术研究扇贝养殖海域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 吴寅嵩,李赟,王娜,王崇明. 2012
[7]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8]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媛媛,杨森,侯纯强,张彭如雁,杨文颖,张晶伟,刘克奉,刘宪斌. 2018
[9]万山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戴明,刘华雪,吴风霞,巩秀玉,廖秀丽,黄洪辉. 2019
[10]澜沧江小湾库区2017—2019夏季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彭梦,吴嘉伟,李罗新,谭凤霞,何秋杰,吴泽成,柴毅. 2022
[11]桑沟湾浮游植物粒径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凤雪,蒋增杰,高亚平,杜美荣,王晓芹,李文豪,侯兴,董世鹏,王军威,张义涛. 2020
[12]澜沧江西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红春,朱挺兵,龚进玲,胡飞飞,陈康,杨德国. 2022
[13]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2017
[14]安宁河中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 2020
[15]长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祁梅,吴嘉伟,龚森森,柴毅,罗静波,谭凤霞,杨军,杨德国,何勇凤. 2020
[16]淮河中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研究. 刘凯,周彦锋,段金荣,周游,蒋书伦,宋江腾,丁娜,徐东坡. 2016
[17]西江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影响分析. 张迎秋,黄稻田,李新辉,刘乾甫,李捷,李跃飞,杨计平,朱书礼. 2020
[18]鲥鯸淀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朱浩,刘兴国,陈晓龙,刘云飞,石磊,叶少文. 2020
[19]澜沧江西藏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杜红春,朱挺兵,龚进玲,胡飞飞,朱永久,杨德国. 2022
[20]不同植物组合的生态浮床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净化效果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梁翼东,匡箴,孙宁泽,顾佳林,徐东坡.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强壮硬毛藻氮磷营养盐吸收效果的影响
作者:曹金凤;李秋芬;黄经献;罗梓峻;张传涛;孙祥山
关键词:强壮硬毛藻;营养盐吸收;温度;光照强度;海水养殖水质净化
-
海蓬子(Salicornia europaea)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海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作者:罗梓峻;李秋芬;田文杰;左涛;陈聚法
关键词:海蓬子;生态浮床;生境修复;富营养化海水
-
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其脱氮过程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李秋芬;田文杰;孙波;迟赛赛;罗梓峻;徐爱玲;宋志文;崔正国
关键词: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耐盐植物;氮循环微生物
-
近缘新对虾PP2A-B5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张艳;周发林;李运东;姜松;黄建华;杨丽诗;陈旭;江世贵;杨其彬
关键词:近缘新对虾;PP2A-B55;克隆;表达;卵巢发育;幼体发育
-
近缘新对虾PCN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张艳;罗志平;李运东;杨其彬;姜松;陈创华;黄建华;杨丽诗;陈旭;江世贵;周发林
关键词:近缘新对虾;PCNA;克隆;基因表达
-
中国养殖主产区渔业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问题及建议
作者:胡晓娟;李秋芬;张洪玉;孙承文;杨移斌;陈凯;罗亮;谢国驷;曹煜成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发展建议;渔业
-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循环水养殖系统老化生物滤池的在线修复作用
作者:张康;李秋芬;崔正国;胡清静;王庆奎
关键词:复合微生态制剂;生物滤池;生物修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