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褚清河 1 ; 郭耀东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粮食产量;阶梯式增加;中低产田;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295-303
摘要: 为了探索我国粮食总产与单产增加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粮食单产的增加规律和原理及其技术的性质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呈阶梯式阶段性增加规律,而粮食单产的阶梯式增加是施肥量阶段增加推动下作物品种更新的结果,而阶段施肥量的增加是农民在直接与间接接受施肥知识基础上自己摸索的结果,我国现行推广的施肥技术并不能确定阶段施肥量。作物品种更新实际就是作物品种最高产量施肥量的不断提高,只要作物品种的耐肥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中的施肥量就不会达到极限。然而,虽然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一直在增加,但近年来单位肥料的粮食增加量却在急剧下降,多数作物生产中的产量水平远低于示范产量,主要原因是现行高水肥地选育品种不适应中低产田栽培。因此,依靠新的施肥技术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上进行平衡育种,应成为我国实现持续增产的主攻方向。
- 相关文献
[1]施肥技术在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褚清河. 2013
[2]中低产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 刘执鲁,张晓玲,徐保根,樊兰瑛. 1996
[3]中低产田新型氮肥田间肥效研究. 金辉,韩伟宏,马慧敏,郭军玲. 2017
[4]山西省中低产田的成因类型与改造途径. 辛建军,丁永齐,武锦官,张涛,唐翼东. 1991
[5]瘠薄旱地玉米增产与培肥体系研究. 苏书文,白琪林,郭新林. 1993
[6]山西省中低产田现状及改造对策. 武文丽,解文艳,刘平,吕薇,李娓. 2015
[7]山西省近40年粮食产量动态变化分析与研究. 周眉生. 2020
[8]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灰色评估模型. 王学萌,穆月英. 1992
[9]中国粮食作物单产增长规律及其原理. 褚清河,强彦珍. 2010
[10]山西省粮食产量的灰色预测及其控制分析. 罗建军,张炳祥. 1986
[11]常夏石竹在草坪中的应用及其品种选育与组培快繁. 王晶,王永忠,王合心. 2009
[12]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13]玉米新品种大丰5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 2009
[14]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51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刘国强,任丽萍,李素玲,尚春树. 2011
[15]抗旱玉米新品种临玉2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虎,张定一,王建军,崔爱民,樊志新,冯丽赟,郑宏鹏. 2007
[16]高产紧凑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强盛3号的选育. 王华,刘虹,武岩军,尚春树. 2012
[17]向日葵市场需求及育种方向. 杨海峰,段学艳,卫玲,刘博,曲运琴,连晋. 2018
[18]早熟多抗玉米新品种先得利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陈伟. 2019
[19]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燕,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李彦良,王富荣. 2019
[20]优质抗旱胡麻新品种晋亚12号. 杨建春,吴瑞香,王利琴,郭秀娟,冯学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杂交玉米品种内在性状及基因表达的施肥原理
作者:褚清河
关键词:产量潜力水平;基因激活;施肥量相匹配;同性耐异
-
一种新型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治家;褚清河;周运宁;阎世江
关键词:新型复合肥;小麦;生长;产量
-
低温胁迫对不同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温日宇;刘建霞;李顺;郭耀东;樊丽生;姜庆国;张魏斌;李巍
关键词:藜麦;幼苗;低温胁迫;生理生化
-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温日宇;刘建霞;张珍华;郭耀东;代旭瑶;姜庆国;樊丽生
关键词:黑藜;白藜;红藜;干旱胁迫;种子萌发;生理特性
-
饲草藜麦对肉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作者:姜庆国;温日宇;郭耀东;樊丽生;薛翼鹏;程景;张魏斌
关键词:藜麦茎秆;肉牛;生长性能;消化率
-
不同复合肥对玉米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阎世江;褚清河;周运宁;张治家
关键词:复合肥;玉米;光合作用;生长发育
-
杂交玉米养分利用遗传特性与产量潜力的关系
作者:褚清河;田齐建;张威
关键词: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氮磷单施与配施;杂交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