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药雾滴在麦田的沉积分布及其对灰飞虱防效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广春 1 ; 徐德进 1 ; 许小龙 1 ; 孙亚萍 2 ; 顾中言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小麦;雾滴覆盖率;雾滴密度;沉积分布;灰飞虱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1 期

页码: 140-1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科学用药防治灰飞虱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采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 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以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从而分析两种喷雾方式下农药雾滴在小麦基部2个位点上的沉积分布与对灰飞虱防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弥雾机下倾喷雾获得的雾滴覆盖率频次分布多倾向于高值区间,平均雾滴覆盖率分别为2.52%和0.48%,与弥雾机飘移喷雾下的雾滴覆盖率相比,差异分别达到显著和不显著水平;从雾滴密度来看,两种喷雾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沉积量的结果表明,弥雾机下倾喷雾获得的沉积量均大于弥雾飘移方式下获得的沉积剂量,平均沉积剂量分别为0.427和0.422 mg·m-2,均显著高于弥雾飘移方式下获得的沉积量。由于较高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使得弥雾下倾喷雾田间防治灰飞虱的效果要显著高于弥雾飘移喷雾下的防效,且在药后5 d达到防效最高值86.10%。

  • 相关文献

[1]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 2013

[2]喷雾参数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稻田喷雾农药利用率及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徐鹿,王聪博,胡双女,顾中言,邱白晶. 2020

[3]江苏首次发现小麦条纹病毒病. 邓金花,范永坚,熊如意,程兆榜,刘海建,成长庚,游树立,邢卫锋,周雪平,周益军. 2005

[4]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梨树喷雾授粉技术. 王士林,雷哓晖,唐玉新,常有宏,吕晓兰. 2020

[5]雾滴密度及大小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董玉轩. 2012

[6]雾滴密度与喷雾方式对毒死蜱防治褐飞虱效果的影响. 董玉轩,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 2012

[7]喷头和施药液量对水稻植株上农药沉积和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 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徐鹿,顾中言,邱白晶. 2019

[8]田间药液用量影响农药单位剂量防治效果的原因分析.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 2018

[9]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 2014

[10]RSV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数量控制技术. 李洪山,赵阳,李红阳,李慈厚. 2004

[11]吡蚜酮对镇江地区小麦田灰飞虱种群的活性及防效. 朱桂梅,何东兵,杨敬辉,郭建,陈宏州,肖婷,吴琴燕,邱晓红,姚克兵,潘以楼. 2011

[12]醚菊酯与吡蚜酮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何东兵,姚克兵,吉沐祥. 2012

[13]2005年苏州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分析. 张青,杨代凤,张景飞,沈龙元,胡桂珍,汤留弟,吴向阳. 2007

[14]灰飞虱2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克隆、分析. 张青,陆明星,祝树德. 2015

[15]灰飞虱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模式. 张青,陆明星,祝树德. 2014

[16]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7]南通地区玉米粗缩病突发成因与控防对策.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薛爱芳. 2007

[18]基于不同气温类型的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 顾国华,葛红,徐莉,季桦,薛爱芳. 2008

[19]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0

[20]盐城稻区灰飞虱成灾机理及防治研究. 张俊喜,仇彩云,陈德舫.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