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纳米探针的制备与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粟子丹 1 ; 史成银 1 ; 刘江春 2 ; 王胜强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纳米探针;神经坏死病毒;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检疫

ISSN: 1005-944X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75-78

摘要: 为了快速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本研究设计了病毒特异性的发夹型探针,经硫醇修饰后与纳米银溶胶结合,制备了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纳米探针(Ag-NNV),并使用透射电镜、多功能酶标仪、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等对纳米探针Ag-NNV的表征及发夹型探针在纳米银粒子表面的覆盖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裸露的纳米银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50 nm;制备的纳米探针颗粒为球形,平均直径90 nm。纳米银粒子和纳米探针在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每个纳米银粒子表面结合发夹型探针约100条,单位表面积的探针覆盖量为0.56 pmol/cm2。该纳米探针制备简便,适合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对鱼类神经坏死病毒进行快速检测。

  • 相关文献

[1]七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RT-LAMP检测方法. 刘滨,刘新富,曾霖,孟振,刘江春. 2016

[2]神经坏死病毒对卵形鲳鲹的致病性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许海东,OU You-jun,区又君,郭志勋,苏友禄,王瑞旋. 2010

[3]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MCP基因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苏友禄,冯娟,孙秀秀,郭志勋,闫云锋,黄剑南. 2009

[4]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干扰的转染条件优化与效果分析. 黄桂菊,喻达辉,柳明,潘俐玲,王晓宁. 2011

[5]一起卵形鲳鳞幼鱼死亡原因的调查. 王江勇,郭志勋,黄剑南,冯娟. 2006

[6]神经坏死病毒MCP重组疫苗对军曹鱼稚鱼的免疫保护. 苏友禄,郭志勋,冯娟,闫云锋,黄剑南. 2009

[7]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干扰的. 黄桂菊,喻达辉,柳明,潘俐玲,王晓宁,曾令兵,龙华. 2011

[8]卵形鲳鲹一例疑似神经性病毒病的初步分析. 蔡小辉,文雪,徐力文,贾友宏,梁志辉,王志成. 2012

[9]神经坏死病毒在赤点石斑鱼组织中的分布. 刘晓丹,胡先勤,黄剑南,翁少萍,王文文,陈文捷,秦真东,董星星,周洋,刘小玲,姬伟,张学振,郭志勋,何建国,林蠡. 2014

[10]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P基因sh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黄桂菊,陈健光,喻达辉,曾令兵,龙华. 2012

[11]一起卵形鲳鲹幼鱼死亡原因的调查. 王江勇,郭志勋,黄剑南,冯娟. 2006

[12]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分析. 龚艳清,彭智发,陈信忠,朱昌福,徐淑菲.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