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书芬 1 ; 傅廷栋 2 ; 朱家成 1 ; 王建平 1 ; 文雁成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遗传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10 期
页码: 3343-3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F1,F2和F2﹕3家系材料芥酸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分离世代F2及F2﹕3家系芥酸含量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E-1模型为芥酸含量的最适合性模型,即芥酸含量遗传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26和-2.83,表明亲本1141B中主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降低芥酸含量,而亲本垦C1中的等位基因增加芥酸含量。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93和-4.71,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绝对值均高于第二对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因此,2对主基因控制芥酸含量,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该组合2对主基因间互作效应明显,加性与加性效应互作值(i)为-1.21,显性与显性互作值(l)为-3.27。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二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ab)为5.70,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一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ba)为-7.25。其芥酸含量还受多基因控制,多基因加性效应([a])值为-0.08,多基因显性效应([d])值为2.32;F2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50.00%和16.62%;F2﹕3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9.70%和6.01%。【结论】芥酸含量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中在F2﹕3家系进行选择效率较高。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杂种后代芥酸含量及含油量的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张书芬,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傅廷栋. 2005
[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分析(英文). 张书芬,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傅廷栋. 2006
[3]芝麻生育期各阶段间的相关关系及其遗传力研究. 路凤银,卫文星,卫双玲,张海洋,张体德. 1999
[4]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新,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20
[5]含有玉米远缘种质的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王振华,张前进,张新. 2007
[6]辣椒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韩娅楠,常晓轲,程志芳,张涛,姚秋菊. 2021
[7]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殷冬梅,张新友,崔党群. 2005
[8]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赵献林,康明辉,任明全,陈时良. 1995
[9]十个加工辣椒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常晓轲,董晓宇,韩娅楠,程志芳,朱伟岭,姚秋菊. 2023
[10]6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前进,王振华,张新. 2008
[11]花生种子脂肪含量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黄冰艳,胡京枝,张新友,苗利娟,石磊,吕登宇,柴芃沛,冯素萍,刘华,韩锁义,汪晓,齐飞艳,孙子淇,秦利,董文召. 2021
[12]双油8号不同结实部位种子品质差异. 朱家成,张书芬,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赵磊. 2013
[13]甘蓝型油菜F<,2:3>家系重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4
[14]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种配合力的表现及相关性分析. 田保明,张书芬,王建平,文雁成,朱家成,刘建明,任乐建. 2002
[15]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分析.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赵磊,何俊平. 2013
[16]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17]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18]高含油量油菜品系T057-7选育方法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刘改. 2009
[19]高含油量油菜杂交种双油092的选育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王建平,雁成,张书法,赵磊,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 2016
[20]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 张书芬,宋文光,田保明,任乐见,李好海.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筛分风选组合式油菜复清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吴亚滨;孙千涛;朱家成;艾堂顺;金迪;李秀杰
关键词:油菜脱出物;筛分装置;风选装置;物理特性
-
越冬期覆膜对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王建平;文雁成;赵磊;王东国;刘奕孜
关键词:油菜;覆膜;生理特征;经济性状;产量
-
甘蓝型油菜表皮蜡粉遗传规律及其抗逆效应研究
作者:文雁成;何俊平;蔡东芳;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胡坤;赵磊;王东国;刘奕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表皮蜡粉;含量;成分;抗寒性;菌核病抗性
-
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蔡东芳;张书芬;王建平;何俊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关键词:饲料油菜;叶绿素含量;叶片数;茎粗;品质指标
-
不同密度网罩对甘蓝型油菜隔离制种效果比较
作者:文雁成;张书芬;何俊平;蔡东芳;朱家成;王建平;曹金华;胡坤;赵磊;王东国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制种;尼龙网罩;密度;隔离效果
-
不同品种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作者:王建平;张书芬;陈明丽;朱家成;蔡东芳;何俊平
关键词: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营养品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
-
密度及行距配置对'丰油10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胡坤;魏林楠;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何俊平;蔡东芳;文雁成;赵磊;王东国;刘奕孜;朱家成
关键词:密度;行距配置;‘丰油10号’;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