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铿 1 ; 蒋魁 1 ; 洪敏娜 1 ; 徐创文 1 ; 陈海谊 1 ; 胡晓娟 1 ; 曹煜成 1 ; 杨莺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活性酵素;凡纳滨对虾;水质;生长;氨氮;亚硝酸氮;溶解氧;工厂化养殖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1-8
摘要: 通过探究活性酵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及养殖池水质的影响,为稳定养殖池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共设3组(实验组A、B和对照组),各组均投喂3餐/天,对照组不拌活性酵素,实验组A、B分别拌活性酵素2餐/天、3餐/天,试验周期为45 d.分别于投喂后的第15、30和45天测定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并每3天测量养殖池pH、温度、溶解氧(DO)、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等水质指标,初始氨氮、亚硝酸氮含量均未检出.结果显示,使用活性酵素的2个实验组均能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拌料2餐的实验组A增重率为(962.02±13.55)%,高于拌料3餐的实验组B(726.58±16.04)%,实验组A体长为(5.50±0.14)cm,高于实验组B(4.70±0.15)cm,促生长作用显著(P<0.05),说明活性酵素拌料2餐/天投喂为宜.对照组养殖池水的氨氮、亚硝酸氮含量波动大,分别高达(2.70±0.03)mg/L和(0.31±0.01)mg/L,而2个实验组的氨氮、亚硝酸氮含量始终低于0.5 mg/L和0.1 mg/L的安全浓度水平,表明活性酵素在稳定养殖池氨氮、亚硝酸氮含量方面的作用显著.3组的养殖池DO范围为10~13 mg/L、温度范围为19~23℃、pH值范围为7.5~8.4,表明活性酵素对养殖池DO、温度、pH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说明,活性酵素拌料按照2餐/天投喂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养殖池水中氨氮、亚硝酸氮含量的增加,调节改善养殖池水质.
- 相关文献
[1]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 2016
[2]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Liu Haiying,刘海英,Qu Keming,曲克明,Li Jian. 2008
[3]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微藻的培养效果. 唐亚鹏,郭立,杨丽诗,杨育凯,姜松,周发林,江世贵,黄建华. 2019
[4]过氧化氢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和生长的影响. 张扬,钟扬美,李鹏泉,陈启沂,陈琛,唐保军. 2021
[5]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叶乐,林黑着,李卓佳,吴开畅,文国樑,马之明,朱昌福. 2005
[6]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曹广斌,韩世成,程启云,蒋树义,陈忠祥. 2014
[7]蛋白质分离器中的不同臭氧浓度对工厂化养殖净水效果的试验. 宋德敬,尚静,姜辉,马绍赛,桑大贺,曲克明. 2005
[8]不同养殖模式下水质及牙鲆生长状况分析. 宋宏,刘海金,宋立民,王桂兴. 2015
[9]2种充气模式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 苏俊宇,陈辰,李伟,雷骆,祝骏贤,罗来福,耿露露,史伟,李健松,张继平,朱新平. 2022
[10]对虾工厂化养殖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罗强,李健,常志强,陈钊,乔玲,杨力敢. 2020
[11]应用RFLP和DGGE技术分析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 李玉宏,柴鹏程,胡修贵,孙艳,黄倢,宋晓玲. 2014
[12]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对虾养殖池氮磷收支的影响. 李玉全,李健,王清印,张海艳. 2007
[13]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系统微藻的群落特征分析. 沈明明,李健,王清印,葛红星,刘萍,常志强. 2017
[14]基于PC-RELM的养殖水体溶解氧数据流预测模型. 施珮,匡亮,王泉,袁永明. 2023
[1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种核心群体在连续排污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分析. 徐孝栋,栾生,罗坤,孔杰. 2014
[16]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影响. 方金龙,王元,李新苍,周俊芳,陈甜甜,房文红. 2017
[17]高温与氨氮复合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的影响. 熊大林,段亚飞,陈成勋,孙永旭,董宏标,詹爱军,张家松. 2021
[18]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 朱林,车轩,刘晃,管崇武,田昌凤. 2014
[19]停加红糖对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水质和氮收支的影响. 韩天骄,徐武杰,徐煜,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曹煜成. 2020
[20]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研究. 张龙,陈钊,汪鲁,陈世波,曲克明,张鹏,朱建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钢;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徐煜;文国樑;曹煜成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弧菌;拮抗;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
-
丁酸梭菌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徐创文;蒋魁;虞为;林黑着;王鹏飞;赵超;刘曦瑶;杨铿
关键词:丁酸梭菌;花鲈;生长性能;免疫;消化;肠道菌群
-
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杨;黄倩倩;虞为;徐创文;洪敏娜;蒋魁;麦晓勇;陈海谊;林黑着;杨铿
关键词:卵形鲳鲹;丁酸梭菌;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
5种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
作者:徐煜;胡晓娟;张淞;徐武杰;苏浩昌;文国樑;曹煜成
关键词:赤红球菌;氨氮;亚硝酸盐;去除率;环境因子
-
中国养殖主产区渔业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问题及建议
作者:胡晓娟;李秋芬;张洪玉;孙承文;杨移斌;陈凯;罗亮;谢国驷;曹煜成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市场现状;发展建议;渔业
-
裂褶菌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蒋魁;胡晓娟;徐创文;洪敏娜;刘曦瑶;麦晓勇;陈海谊;杨铿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裂褶菌多糖;肠道菌群;免疫
-
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藻段凋落分解对环境的影响及细菌群落演替特征
作者:胡晓娟;赵秀;杨宇峰;曹煜成
关键词:龙须菜;凋落;环境因子;细菌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