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主要病害抗性基因在河南沿黄粳稻品种中的分布情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付华 1 ; 王亚 2 ; 陈献功 2 ; 王越涛 2 ; 杨文博 2 ; 白涛 2 ; 申关望 2 ; 黄金华 2 ; 李璐 2 ; 姜军 2 ; 尹海庆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抗稻瘟病基因;抗白叶枯病基因;分子检测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08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河南沿黄粳稻品种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利用分子聚合育种技术为培育多抗水稻新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6个基于基因自身序列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或连锁分子标记,对河南沿黄粳稻区的20个水稻品种进行分子检测,显示各有12个品种携带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 STV11KAS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基因分布较为广泛;有6个品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基因分布次之;各有2个品种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Pib,基因分布较少;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在河南沿黄粳稻品种中无分布.此外,各品种中检测到的抗性基因绝大多数都以纯合状态存在.总的来说,这些品种中的抗性基因数量较少,携带3个抗性基因的品种有2个,所占比例为10.0%;携带2个抗性基因的品种有16个,所占比例为80.0%;还有10.0%的品种不携带其中任何一个抗性基因.该研究可为河南沿黄粳稻区培育多抗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

  • 相关文献

[1]河南主要水稻种质资源中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王亚,陈献功,尹海庆,王越涛,杨瑞芳,臧之光,王生轩. 2018

[2]6个抗稻瘟病基因在河南省主要稻种资源中的分布情况. 王亚,臧之光,陈献功,王生轩,王越涛,王付华,付景,杨文博,白涛,尹海庆. 2017

[3]河南粳稻抗稻瘟病基因Pi9、Pita和Piz-t的分子检测. 王生轩,李俊周,谢瑛,李勇,李梦琪. 2017

[4]河南省大蒜病毒病的分子检测. 孙新艳,史亚娟,王振跃,燕照玲,孙虎,施艳. 2016

[5]以铭贤169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Ju4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7

[6]稻田穗期主要捕食性天敌对两种盲蝽集团内捕食的初步研究. 乔飞,王光华,王雪芹,胡阳,祝增荣,程家安. 2016

[7]烟草拟茎点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邢国珍,孙帅,李旭,邱睿,程琨,李博,陈佳敏,何雷,李淑君,郑文明. 2022

[8]43个河南主推小麦品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董淑静,许为钢,胡琳,董海滨,张建周,昝香存,李正玲. 2012

[9]烟草鸢尾丝囊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 李小杰,刘剑君,白静科,刘畅,陈玉国,苗圃,邱睿,陆施羽,李淑君. 2022

[10]以铭贤169为遗传背景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Ju4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6

[11]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2]我的五十余年栽稻作历程. 黄肇曾. 2004

[13]NAC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赵明忠,魏小春,任银铃. 2017

[14]水稻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OsCROC-1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亚,刘建平,徐梦云,季为捷,凃巨民,张晓波. 2013

[15]基于GF-1影像的水稻苗情长势监测研究. 张素青,贾玉秋,程永政,刘婷,郭燕,武喜红,王来刚. 2015

[16]籼粳交水稻花培DH系的籼粳成分鉴定及聚类分析. 姚国新,邹礼平,段俊枝,李春生,卢磊. 2014

[17]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杜君,孙克刚,雷利君,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6

[18]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孙克刚,杜君,和爱玲,张运红,孙克振. 2015

[19]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吕国安. 2011

[20]紫云英还田对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张玉亭,王守刚,曹卫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