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钊 1 ; 罗强 1 ; 常志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氟苯尼考;给药方案;大菱鲆;口灌;药代动力学;温度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3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14和17℃2种不同养殖温度下,氟苯尼考在健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15mg/kg BW的剂量经静注和口灌2种方式给药后,于0.25、0.5、1、2、4、6、8、12、16、24、48和96h采集血液样品,采用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药物的含量,药时数据采用DAS2.0自动药动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显示,14和17℃下,静注给药后的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18.20和12.46h,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0.03和0.11L/kg,清除率(CL)均为0.02L/(h·kg)。口灌给药后血药浓度均在12h达到峰值,分布相半衰期(t1/2α)分别为2.84和4.08h,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4.48和12.45h,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7.02%和18.24%。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加快大菱鲆对氟苯尼考的吸收、体内分布和消除,提高口灌方式氟苯尼考利用效率。结合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结果,提出给药方案:14℃时,大菱鲆口灌给药剂量25mg/kg BW,每日一次;17℃时,大菱鲆口灌给药剂量22mg/kg BW,每日一次。

  • 相关文献

[1]氟甲喹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段亚飞,葛倩倩,李健,聂国兴,孔祥会,常志强. 2015

[2]环丙沙星和磺胺二甲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刘德月. 2012

[3]噁喹酸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孙爱荣,李健,常志强,梁俊平. 2012

[4]肌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梁俊平,李健,张喆,王群,刘德月,王吉桥. 2010

[5]土霉素在斑节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孙贝贝,胡琳琳,房文红,周俊芳,周帅,李国烈. 2011

[6]肌注和口服药饵麻保沙星在日本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李晖,李健,孙铭,梁俊平. 2013

[7]肌注和口灌氟苯尼考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白野,陈昆慈,单奇,郑光明,尹怡,刘书贵. 2017

[8]氟苯尼考3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中国明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静云,李健,王群,战文斌. 2006

[9]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10]二氟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梁俊平,段亚飞,李健,常志强. 2015

[11]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曲晓荣,王印庚,李胜忠,李兆新,张正,陈霞. 2007

[12]达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常志强,李健. 2010

[13]恩诺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常志强,李健. 2010

[14]不同温度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肖贺,王伟利,姜兰,鞠晶,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2014

[15]温度对大菱鲆三倍体能量收支的影响. 张邦胤,杨林,孟振,孙晓璇,徐荣静,孙华中,刘新富. 2024

[16]盐度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郭黎,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于宏,杨志. 2012

[17]大菱鲆体表粘液细胞组化研究及高温胁迫对其类型和分布的影响. 黄智慧,马爱军. 2010

[18]口灌甲砜霉素对松浦镜鲤组织的损伤. 杨洪波,王荻,卢彤岩. 2014

[19]单剂量口灌阿维菌素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研究. 秦改晓,徐文彦,艾晓辉,唐国盘,崔锦,李向辉,袁科平. 2012

[20]虹鳟杀鲑气单胞菌耐药性研究与盐酸多西环素给药方案制定. 刘博,张培,彭嘉琪,程波,赵雅贤,穆迎春,孙慧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