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蕾 1 ; 王印庚 2 ; 张正 2 ;
作者机构: 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菱鲆;乳头状瘤;病理学
期刊名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ISSN: 1000-9957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6 期
页码: 71-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对4家养殖场患"皮疣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鱼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病鱼的疣状突起是由皮肤表皮层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所致,增生的表皮细胞较正常表皮层细胞大,细胞形态较为一致,胞浆淡染,呈嗜碱性,核大,核仁明显;增生部位的基底部细胞排列整齐,不呈浸润性生长,内有真皮结缔组织深入其中。电镜观察发现:增生的表皮细胞间松散排列,连接减少,间隙较大,胞质向外形成许多丝足;核质比增大,核型不规则;细胞器数量较少,胞浆内出现大量小泡围绕胞核排列,空泡内有电子密度较低的颗粒状物质;细胞间隙中有淋巴细胞浸润。病理学研究显示:该病明显不同于鱼类的淋巴囊肿病,而应属于一种乳头状瘤;患病机体表现出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要的病理变化特点,通过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来参加对该病的免疫应答反应。病原分析结果排除了霉菌、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在部分病鱼的脾脏中发现了病毒粒子,但该病毒粒子与疣状突起发生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 相关文献
[1]一种虹彩病毒感染大菱鲆的病理学研究. 秦蕾,王印庚,史成银,张正,张立敬. 2009
[2]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苏友禄,刘婵,邓益琴,郭志勋,冯娟. 2019
[3]口灌氟苯尼考对中华鳖组织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张永刚,王政,邢丽红,李兆新,张大海,李先国,吴薇,刘莹. 2023
[4]剑尾鱼杂交种黑色素瘤的形成和病理观察. 李凯彬,常藕琴,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 2005
[5]杆状病毒性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和病理学. 黄,宋晓玲,于佳,杨丛海. 1995
[6]硫酸铜中毒对剑尾鱼肝脏和鳃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常藕琴,石存斌,吴淑勤. 2012
[7]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祝璟琳,柒壮林,李大宇,邹芝英,肖炜,乐贻荣,韩珏,杨弘. 2014
[8]方斑东风螺单孢子虫病的研究. 彭景书,戈贤平,李明,周文川,赵秋龙,徐跑,谢骏. 2011
[9]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祝璟琳,邹芝英,李大宇,肖炜,韩珏,杨弘. 2014
[10]嗜水气单胞菌对剑尾鱼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杜雄伟,常藕琴,王晓辉,石存斌,吴淑勤,于博. 2005
[11]嗜水气单胞菌对剑尾鱼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杜雄伟,常藕琴,王晓辉,石存斌,吴淑勤,于博. 2005
[12]养殖杂色鲍暴发病超微病理学研究. 王江勇,郭志勋,冯娟,刘广锋,徐力文,陈毕生,潘金培. 2007
[13]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的分离、鉴定、药敏分析及病理学研究. 许悦,王印庚,周永灿,张正,廖梅杰,李彬,梁友. 2018
[14]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感染卵形鲳鲹的病理学观察. 苏友禄,冯娟,郭志勋,徐力文,王江勇. 2012
[15]一株广温性大菱鲆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樊瑞锋,王印庚,梁友,高淳仁,张正,李彬,翟介明,曲江波. 2011
[16]达氟沙星在健康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梁俊平,李健,常志强,韩现芹,赵法箴. 2011
[17]养殖大菱鲆黑瘦症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中草药筛选. 王印庚,任海,张正,王岚,荣小军,廖梅杰,陈霞. 2012
[18]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比较. 王群,刘淇,李健,雷霁霖,孙绪文. 2008
[19]大菱鲆4个引进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侯仕营,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1
[20]小杂鱼携带细菌与大菱鲆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刘朝阳,王印庚,孙晓庆.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家级大连刺参原种场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晓彤;荣小军;李彬;王印庚;葛建龙;廖梅杰;王锦锦;吴岩强;赵欣涛;施国军
关键词:刺参;原种场核心区;生态环境质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相关性分析
-
刺参TRAF7基因克隆及其响应高温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赵岩峰;廖梅杰;葛建龙;王锦锦;王印庚;荣小军;李彬;谭颜廷
关键词:刺参;TRAF7;高温胁迫;基因克隆;表达特征
-
仿刺参硫酸软骨素合酶1基因克隆及灿烂弧菌感染后的表达特征模式分析
作者:谭颜廷;葛建龙;廖梅杰;荣小军;王锦锦;李彬;赵岩峰;王印庚;王璐
关键词:仿刺参;ChSy-1;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基因表达;灿烂弧菌
-
质粒介导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理化特性与毒力差异
作者:李京泽;于永翔;刘定远;王春元;王印庚;杨新月;张正
关键词: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毒力质粒;质粒消除;胞外酶活性;致病性
-
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
作者:王印庚;于永翔;蔡欣欣;张正;王春元;廖梅杰;朱洪洋;李昊
关键词: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预警数学模型;Deep;Forest算法;PYTHON语言
-
基于溶藻弧菌感染的虾苗细菌性玻化症(BVS)及其防控中药筛选和药效学评价
作者:赵伟志;王印庚;于永翔;张正;朱洪洋;庞明海;王春元
关键词:凡纳对虾;细菌性玻化症(BVS);病理模型;中药复方;药效学
-
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发生与环境因子、机体免疫酶活性和微生物的相关性
作者:王印庚;于永翔;蔡欣欣;张正;王春元;廖梅杰;李彬;荣小军;朱洪洋;戴岩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水质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机体免疫力;菌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