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永涛 1 ; 胡建广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耐寒性生理;分子育种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8 年 0S1 期
页码: 27-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低温胁迫是影响温带春玉米和亚热带冬种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育耐寒性强的品种是减轻低温危害的有效途径.从玉米耐寒性相关生理机制、功能基因及QTL检测、差异基因筛选、转基因技术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
- 相关文献
[1]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李康活,周德贵,赖穗春,王志东. 2010
[2]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刘斌. 2020
[3]广东猪种质资源利用与育种生物技术创新. 王塑天,孟繁明,李剑豪. 2020
[4]水稻耐冷QTL定位的比较分析. 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黄章慧,张桂权. 2015
[5]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进展与研究重点. 周少川,李宏,卢德城,黄道强. 2004
[6]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洛,朱稳,李雯慧,赵均良,周玲艳,杨武. 2024
[7]鲜食玉米胚乳突变基因及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李余良,索海翠. 2019
[8]柑桔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向旭. 2006
[9]利用蜡质基因Wx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成太辉,杨武. 2017
[10]辣椒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罗少波,李颖,王恒明,吴智明,何铁光. 2009
[11]水稻核心种质全基因组分子育种研究. 周少川. 2011
[12]不同颜色石斛兰色素成分比较. Xiao Wen-fang,肖文芳,Li Zuo,李佐. 2016
[13]菲律宾玉米生产概况分析. Han Fu-guang,韩福光,Qi xi-Tao. 2012
[14]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SSR分析.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 2005
[15]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GAO Jia-dong,高家东,TIAN Xing-shan. 2014
[16]玉米抗螟性离体鉴定的一种方法. 邱道寿,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2008
[17]优质高产玉米单交种粤单l号的选育及利用. 刘建华,李余良,王哓明,方志伟,刘晓津. 2003
[18]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29号’. 卢文佳,胡建广,李武,李高科. 2019
[19]玉米苗期耐涝渍胁迫生理基础浅析. 莫伟鹏,刘建华,胡建广,唐湘如,李武. 2017
[20]施用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衍亮,黄玉芬,魏岚,黄连喜,黄庆,许桂芝,刘忠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消费者在甜玉米种质食味品质鉴评中的偏好性初探
作者:于永涛;张楠;谢利华;李光玉;刘建华;李武;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食味品质;消费者;偏好性
-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关键词: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
甜玉米籽粒体积和粒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肖颖妮;李高科;李坤;于永涛;李光玉;李武;高颖珊;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体积;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基于扫描电镜技术的甜玉米食味品质鉴评研究
作者:黄文洁;陈中健;谭深源;肖仁仔;于永涛;刘建华;李文燕;晏石娟
关键词:甜玉米;扫描电镜;果皮;淀粉粒;超微结构;食味品质
-
甜玉米新优品种耐热性鉴定及耐热品种筛选
作者:卢文佳;李武;胡建广;李高科
关键词:甜玉米;耐热性鉴定;品种筛选;产量;农艺性状
-
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作者:李武;李光玉;肖颖妮;胡建广;李春艳;李余良;卢文佳;李高科;刘建华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萌发;近等基因系;转录组测序
-
广东玉米主导品种粤甜28号的选育及特性分析
作者:李春艳;李高科;李坤;祁喜涛;于永涛;刘建华;李余良;胡建广
关键词:甜玉米;粤甜28号;品种选育;产量;品质;抗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