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我国主推玉米品种亲本的遗传结构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晶晶 1 ; 张文洋 2 ; 王利锋 1 ; 王浩 1 ; 李会勇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相似度;聚类分析;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7-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56K玉米基因芯片对我国常用玉米骨干亲本自交系进行遗传结构解析,并对我国主推玉米品种的亲本进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以期为玉米育种提供指导和参考。结果表明,从56 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中共筛选到35 261个高质量SNP标记,所检测到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平均值为0.28,有12.56%的SNP位点处于0.45≤MAF≤0.50,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水平;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0~0.50,平均值为0.3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1份玉米自交系共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Ⅰ类群是以PH6WC为代表的坚秆综合种(BSSS)类种质;Ⅱ类群以PH4CV、迪卡517父本和登海505父本等父本自交系为主;Ⅲ类群以Reid、P群及欧洲父本自交系为主;Ⅳ类群以综3和综31为代表的国内种质为主;Ⅴ类群以SPT、Suwan及CIMMYT热带种质为主。同时,针对我国16个主推玉米品种的亲本自交系SNP差异,共筛选出7 615个多态位点和7 592个保守位点。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2]利用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分析. 郑永战,汪红. 1995

[3]辣椒新品种豫椒968. 詹玉丝. 2005

[4]基于重测序的23份香菇种质资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宋琳琳,陈红芝,毋柳柳,李畅,孟丽,孔维丽. 2024

[5]14份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张新,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魏昕,郭金生,王振华. 2020

[6]玉米自交系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及复水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黄保,鲁晓民,周波,王延召. 2019

[7]含有玉米远缘种质的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王振华,张前进,张新. 2007

[8]428份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的比较分析. 贾腾蛟,李平芳,王利锋,张艳丽,李晶晶,曹言勇,马娟,李会勇. 2019

[9]常用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及种质创新.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10]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豆丹丹,孙建军,郭玉玺,王德新,郭新海,丁超明. 2023

[11]优良玉米自交系浚313的选育及应用. 章慧玉,张守林,王良发,赵博,张素娟,李长建,张志方,徐国举. 2022

[12]玉米核心自交系的抗逆性评价研究. 张志方,王良发,张守林,赵博,靳海蕾. 2023

[13]新选优良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丽华,魏昕,潘光堂,唐保军,丁勇,赵发欣. 2009

[14]优良玉米自交系8085泰(BT1)的特征特性及应用. 魏良明,王振华,郭书磊,张新,张前进,曹丽茹,魏昕,郭金生,鲁晓民. 2021

[15]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孙焕,李旭辉,侯咏. 2013

[16]玉米种子杂种优势的利用. 王浩,贾刚民,赵文耀,崔钢钦. 2001

[17]普通小麦面包体积及加工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王世杰,尤明山,康明辉,林作楫,李保云,刘广田. 2007

[18]芝麻配合力分析. 屠礼传,王文泉,梁秀银. 1989

[19]河南省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效.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 2016

[20]芝麻杂种优势的生长解析. 卫文星,丁法元,李开军.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