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手性三唑酮在3种叶类蔬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及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玉芬 1 ; 黄健祥 1 ; 骆冲 1 ; 朱富伟 1 ; 叶倩 1 ; 王富华 1 ; 万凯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

关键词: 三唑酮;叶类蔬菜;立体选择性;降解;残留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197-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手性三唑酮在3种叶类蔬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及残留规律。[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技术,研究手性三唑酮在菜心、油麦菜和苋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及最终残留情况。[结果]三唑酮在3种叶类蔬菜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r≥0.860),在油麦菜中存在显著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R-(-)-三唑酮被优先降解,导致S-(+)-三唑酮的富集,半衰期分别为0.8、1.7 d,ES值为-0.3275;而在菜心和苋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不明显,EF值在0.5~0.6之间,ES绝对值<0.05,S-(+)-三唑酮和R-(-)-三唑酮在菜心中的半衰期均为1.3 d,在苋菜中则分别为3.2、3.3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施药7 d后,3种叶类蔬菜中S-(+)-三唑酮和R-(-)-三唑酮的降解率均超过96.0%;施药10 d后,菜心和油麦菜中总三唑酮含量均≤0.033 mg/kg,而苋菜中总三唑酮含量为0.048~0.088 mg/kg。[结论]手性三唑酮在不同叶类蔬菜品种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受叶类蔬菜本身酶体系的影响;在菜心、油麦菜和苋菜上喷施20%三唑酮外消旋乳油,按637.5、956.3 g a.i./hm2的剂量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10 d,手性三唑酮在3种叶类蔬菜中的总残留量均低于0.10 mg/kg。

  • 相关文献

[1]清洗及保存方式对叶菜中常用生长调节剂清除效果. 叶倩,邓义才,朱富伟,孙玲,高毓文,梁应坤. 2017

[2]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玉米粉中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和三唑酮残留. 叶倩,路大海,邓义才,黄健祥,骆冲. 2016

[3]叶类蔬菜安全种植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杜瑞英,文典,彭立钧,王富华. 2018

[4]三唑酮在荔枝果实和果园土壤的残留动态分析. 刘艳萍,孙海滨,刘景梅. 2007

[5]环境因素对华南地区土壤中莠去津降解的影响. 苗辉,冯莉,姚强,黄继光,周利娟. 2016

[6]辐照处理对柄曲霉素的降解效果研究. 赵亚荣,王琼珊,王旭,刘香香,王富华. 2020

[7]马尾藻岩藻聚糖分离纯化及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刘海韵,谌素华,王维民,黄娟娟,廖森泰. 2018

[8]桉树皮木质素降解复合功能菌的构建及效果研究. 何慧中,孙映波,刘可星,郭小雪,黄丽丽. 2014

[9]贮藏温度对蓝莓汁单个花色苷降解的影响. 邹波,徐玉娟,吴继军,傅曼琴,肖更生. 2015

[10]次氯酸钠有效氯降解规律分析. 李丽,杨琼,邢东旭. 2013

[11]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 徐鹤龙,周桂元,梁炫强,李少雄,陈俊标,李一聪. 2006

[12]环境因子对土壤中二氯喹啉酸降解的影响. 苗辉,杨小娟,程丹丹,段程,冯莉,周利娟,徐汉虹. 2014

[13]蚕蛹壳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研究(英文). 赵祥杰,邝哲师,叶明强,罗国庆,肖更生,廖森泰. 2010

[14]微波辅助碱法降解黄曲霉毒素工艺对米蛋白品质的影响. 王勇,赵秀平,王韧,王莉,罗小虎,唐小俊,魏振承,张名位,陈正行. 2014

[15]蔬果洗涤剂对蔬菜中三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 徐爱平,王富华,杜应琼,李乃坚,赖穗春. 2006

[16]蚕蛹壳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赵祥杰,邝哲师,叶明强,罗国庆,肖更生,廖森泰. 2011

[17]砂糖橘果实中2,4-D的残留及保鲜效果研究. 孟祥春,蒋侬辉,窦同心,张昭其. 2009

[18]不同因子对酿酒酵母降解桑椹花青素的影响研究. 赖剑峰,杨荣玲,陈智毅,刘学铭. 2016

[19]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叶类蔬菜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 叶倩,黄健祥,孙玲,万凯,朱富伟,骆冲,王富华. 2017

[2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精甲霜灵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 何宗桃,肖成忠,邓义才,邓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