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4株鸭坦布苏病毒的毒力、E基因序列和抗原差异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志远 1 ; 段会娟 1 ; 王小蕾 1 ; 刘立新 1 ; 赵际成 1 ; 潘洁 1 ; 刘月焕 1 ; 林健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毒力;E基因;抗原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52 卷 23 期

页码: 4406-44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比较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分离株的毒力、分析E蛋白基因序列、研究抗原差异性,为鸭坦布苏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DTMUV-HB(2011)、DTMUV-AH(2014)、DTMUV-GX1(2012)、DTMUV-GX2(2015) 4株病毒接种10日龄易感鸭胚进行增殖,并利用6日龄SPF鸡胚测定ELD_(50)。根据测定的病毒含量,将分离毒株稀释为100ELD_(50)/0.5m L,人工感染40只180日龄健康北京鸭,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大体剖检,分析分离毒株的毒力有无差异。提取8株DTMUV分离病毒株的RNA,通过RT-PCR扩增E基因,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DTMUV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进化树。利用实验室建立的鸭坦布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测定4株病毒阳性血清对4株病毒的HI效价。同时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利用C6/36细胞测定4株病毒阳性血清对4株DTMUV的血清中和效价。通过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比较4株病毒的抗原差异性(R值)。【结果】(1)各毒株的病毒含量范围在10~(4.7)—10~(5.3) ELD_(50)/0.1m L。人工感染鸭试验,攻毒后3 d鸭采食量和产蛋量均显著下降,各组病毒分离阳性率均在85%以上,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卵泡变形、出血。(2)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5.7%—100%,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8.2%以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3)4株病毒及其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计算的抗原性差异R值在0.79—1.12之间;进行细胞中和交叉试验,计算的R值在0.79—1.20之间。【结论】分离的4株DTMUV在毒力、E蛋白基因和抗原性上未见显著差异。

  • 相关文献

[1]鸭坦布苏病毒的血凝性. 王小蕾,刘月焕,段会娟,刘立新,杨志远,赵际成,潘洁,刘瑞华,赵文奇,田方杰,吕金宝,林健. 2019

[2]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的研究. 何平有,刘涛,杨保收,林建,邹立宏,邱贞娜,郁宏伟,赵玉龙,刘浩. 2018

[3]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血清学试验与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的相关性. 王小蕾,林健,杨志远,刘立新,段会娟,程慧敏,赵际成,潘洁,刘月焕. 2019

[4]鸡毒支原体株间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变异的比较研究. 苗得园,陈德威,张培君,王栋,龚玉梅,陈小玲. 2000

[5]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优化表达及活性检测. 路明华,王宏俊,路迎迎,张培君,龚玉梅. 2014

[6]禽流感病毒M2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李永清,杨敬,韦莉,杨汉春. 2005

[7]鸡补体因子C3d增强禽流感病毒M2的抗原性研究. 章振华,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永清,杨敬,谌南辉,姜北宇,陈小玲. 2006

[8]A型魏氏梭菌滤液质控标准研究. 章振华,李林,沈佳,景小冬,陈小玲,史爱华,张建伟,黄凤军,姜北宇. 2012

[9]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乔广行,黄金宝,刘梅,周莹,李兴红. 2016

[10]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陈金翠,王泽华,金桂华,孙艳艳,张涛,魏书军,宫亚军. 2016

[11]不同药剂对莲缢管蚜的毒力和防效评价. 渠成,穆常青,朱红莲,李冰,李峰奇,罗晨. 2022

[12]三种杀虫剂对几种昆虫天敌的毒力测定. 肖达,郭晓军,王甦,张君明,张帆. 2014

[13]不同类型杀虫剂对北京地区Q型烟粉虱的毒力测定. 宫亚军,石宝才,朱亮,康总江,王泽华,魏书军. 2011

[14]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相关特性研究. 王雪敏,路明华,陈小玲,路迎迎,张培君,龚玉梅,王宏俊. 2014

[15]微生物内分泌学:揭示微生物与激素相互作用对感染的影响机制. 徐福洲,吴村,林军. 2013

[16]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分离株对小鼠毒力的研究. 贺云霞,徐慧,叶飞,孙慧玲,王宏俊. 2011

[17]几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周莹,严红,关海春,董思佳,乔广行,张帆. 2013

[18]4种杀菌剂对葡萄溃疡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刘梅,张玮,宋雅琴,吴江,严红,李兴红. 2013

[19]6种植物源药剂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毒力测定和防效评价. 渠成,穆常青,王然,李峰奇,罗晨. 2020

[20]5种杀虫剂对入侵我国美洲棘蓟马成虫室内毒力测定. 朱亮,宫亚军,石宝才,王泽华,康总江,魏书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