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水产品中的丁香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强 1 ; 王旭峰 1 ; 张英侠 1 ; 黄珂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示踪物;丁香酚;水产品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07-3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丁香酚(Eul)与丙烯酸甲酯进行衍生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丁香酚半抗原4-(4羟基-3-甲氨基苯基)-丁-2-烯酸(Eul-Aca)。采用活性酯法将丁香酚半抗原与乙二胺异硫氰酸荧光素(EDF)偶联,分别制备了同源和异源荧光示踪物。通过比较不同示踪物的抗体稀释度和灵敏度,优化反应时间等检测条件,建立了一种检测水产品中丁香酚的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结果表明:异源示踪物(Eul-AcaEDF)具有更优的检测灵敏度,抗体稀释度为1/200,反应时间仅需5 min。该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1.2μg/L,检测线性范围为1.1~111.5μg/L,检出限(LOD)为0.24μg/L。实际样品中丁香酚的加标回收率为80.6%~107.4%,相对标准偏差(RSD)<15%。FPIA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0.993),适用于水产品中丁香酚的残留检测。

  • 相关文献

[1]水产品中丁香酚的残留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李晋成,刘欢,王群,吴立冬,许玉燕,马兵,宋怿. 2014

[2]水产品中丁香酚残留的人体健康风险分析. 方晓磊,柯常亮,刘奇,李乐,古小莉,李刘冬. 2018

[3]流通环节水产品及暂养水中孔雀石绿和麻醉剂风险监测. 付晓苹,彭婕,李晋成,许玉艳,范强,金元,何雅静,李乐. 2016

[4]丁香酚对花鲈幼鱼的麻醉效果. 虞为,吴进喜,林黑着,文国樑,曹煜成,黄小林,黄忠,杨育凯,李涛,赵旺. 2020

[5]丁香酚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孙宇航,王绿洲,李锋刚. 2018

[6]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曹晓聪,黄小林,孙莘溢,林黑着,舒琥,杨育凯,黄忠. 2019

[7]丁香酚对大西洋鲑麻醉效果的实验研究. 李靖,刘宝良,王顺奎,于凯松,刘鹰. 2015

[8]丁香酚在罗非鱼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 韩典峰,邹荣婕,宋怿,罗晶晶,黄会,孙玉增,刘慧慧. 2019

[9]麻醉剂丁香酚对鳗弧菌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李朝,柯常亮,古小莉,李惠青,黎智广,黄珂,李刘冬,李来好. 2019

[10]基于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丁香酚. 解超男,李芹,韩刚,刘欢,吴立冬,李晋成. 2019

[11]丁香酚对卵形鲳鲹鱼苗运输水质、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陈旭,马振华,周胜杰,蒋伟明,杨其彬,杨蕊,彭晓瑜,刘思迅,于刚. 2019

[12]两种麻醉剂对凡纳滨对虾麻醉效果及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 韦政坤,董宏标,赵文,陈飞,张传镶,陈健,宫保华,朱长波,张家松. 2023

[13]丁香酚对日本沼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何新龙,傅洪拓,龚永生,吴滟. 2007

[14]丁香酚抑制日本沼虾应激反应效果的研究. 何新龙,傅洪拓,龚永生,吴滟,熊贻伟,蒋速飞. 2010

[15]丁香酚类麻醉剂的安全性探讨. 金元,何雅静,程波,宋金龙,柯常亮,刘永涛,郑重,付晓苹,李强,李乐. 2017

[16]丁香油麻醉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春花,赵长臣,巩华,陈总会,石存斌,黄志斌. 2016

[1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鱼肉和暂养水中丁香酚残留量. 赵东豪,王强,王旭峰,黎智广,柯常亮,李刘冬. 2016

[18]鱼类麻醉研究综述. 刘长琳,何力,陈四清,李学文,邹健,李迪,齐国山. 2007

[19]麻醉剂丁香酚对日本沼虾脱壳、繁殖和运输的影响. 何新龙,傅洪拓,龚永生,吴滟,熊贻伟,蒋速飞. 2008

[20]丁香酚麻醉半滑舌鳎成鱼的试验研究. 刘长琳,李继强,陈四清,何力,庄志猛,张岩,秦显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