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湖北贝母活性成分与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袁名远 1 ; 李宇 1 ; 谭旭辉 1 ; 刘玉 1 ; 方昕悦 1 ; 冉亚兰 2 ; 何美军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

2.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关键词: 湖北贝母;贝母素乙;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药用植物;新型抗菌药物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7-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湖北贝母不同组织贝母素乙含量、内生菌组成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湖北贝母鳞茎、花、叶的贝母素乙含量,分别利用16S rDNA和ITS测序技术鉴定内生细菌和真菌,并通过琼脂扩散法、微量二倍稀释法研究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10株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湖北贝母叶中贝母素乙含量最高,达(3.99±0.10) mg/g,其含量是鳞茎的1.78倍、花的4.24倍;从湖北贝母中分离鉴定了4株内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sp. BM-X-6、Arthrinium sp. BM-Z-5、Aspergillus sp. BM-Z-1、Aspergillus sp. BM-Z-3;3株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抑菌活性均优于细菌Pseudomonas sp. BM-X-6,其中Arthrinium sp. BM-Z-5的次级代谢产物抑菌谱最广,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度抑制活性。

  • 相关文献

[1]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 金利容,万鹏,黄薇. 2018

[2]湖北贝母石油醚段化学成分研究. 李宇,彭湘敏,张娜,刘丹,冉亚兰,赵仁君,何美军. 2020

[3]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段媛媛,刘晓洪,吴佳奇,周武先,郭晓亮,游景茂,唐涛,王帆帆,郭杰. 2020

[4]湖北贝母与浙贝母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卢琪,薛淑静,杨德,李露. 2023

[5]种植密度对湖北贝母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段媛媛,刘晓洪,唐涛,王帆帆,游景茂,郭晓亮,郭杰. 2023

[6]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王帆帆,毛婷,唐涛,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3

[7]湖北贝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甘国菊,余启高,杨永康,邱云华,甘国莲,林先明,郭杰,廖朝林,郭汉玖,廖璐靖,刘海华,赵仁军. 2009

[8]湖北道地药材贝母ISSR反应体系优化及多态性引物筛选. 蒋小刚,王华,郭坤元,张美德. 2021

[9]真菌NBERC4900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吴兆圆,方伟,张志刚,张亚妮,万中义,王开梅. 2019

[10]Alternaria perpunctulata NBERC_H56菌株对马唐的除草活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吴兆圆,任梦瑶,张志刚,刘芳,张亚妮,方伟. 2021

[11]真菌NBERC_51984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除草活性研究. 吴兆圆,张志刚,张亚妮,刘芳,方伟. 2020

[12]真菌Neoascochyta argentina NBERC-H82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王月莹,杨素梅,刘芳,刘曼莉,张志刚,杨曦亮,方伟. 2022

[13]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刘玉,方昕悦,孙慧茹,李伟,李宇,闫加力,罗凯,何美军. 2023

[14]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1502次级代谢产物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张亚妮,刘曼莉,张志刚,万中义,吴兆圆,王开梅,方伟. 2022

[15]古老而充满魅力的红曲菌. 李牧,李利,冯艳丽,陈万平,何毅,刘姣,雷鸣,刘庆培,邵彦春,陈福生. 2023

[16]恩施富硒区十种常见药用植物聚硒能力调查. 张宇,张美德,程天周. 2018

[17]湖北恩施富硒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周武先,张雅娟,张美德. 2021

[18]湖北恩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由金文,方志先,廖朝林,林先明,张国华,刘海华,唐春梓. 2008

[19]华中药用植物园科技生态景观的探索. 张宇,廖朝林,郭汉玖,何美军,林先明,由金文,王华,廖璐婧. 2009

[20]湖北省英山县常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陈雁,郭英,廖朝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