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药材“发汗”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亮 1 ; 晏仁义 1 ; 邵爱娟 1 ; 杨滨 1 ; 艾伦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 发汗;中药材;酶;水分;化学成分;药效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SSN: 1005-9903

年卷期: 2013 年 24 期

页码: 349-3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发汗"是一种独特的产地初加工技术,传统认为,"发汗"有利于药材干燥,易于药材贮藏,能提升药材的质量。通过查阅古代书籍和现代文献对"发汗"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归纳了"发汗"方法,分析总结了"发汗"对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效活性、毒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汗"这一产地加工的方法是近代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有直接堆积法和加热法两种,"发汗"过程易对药材中的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对药材中酚酸类成分、皂苷/苷类成分及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上,"发汗"药材在颜色上的改变也多是源于这些成分含量上的变化;"发汗"对药材药效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还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发汗"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提供试验依据。

  • 相关文献

[1]湖北省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瓶颈和实现进路. 江帆,邢美华,王维薇. 2024

[2]恩施自治州珍稀名贵中药材研究综述. 刘海华,艾伦强,由金文. 2013

[3]中药材市场探析. 赵仁君,廖朝林. 2006

[4]恩施州3种中药材农药使用调查及分析. 游景茂,郭汉玖. 2015

[5]恩施州中药材GAP实施现状及建议. 郭杰,廖朝林,林先明,张美德. 2011

[6]以科技创新推进湖北省中药材产业链源头升级. 罗倩,穆森,刘翠君. 2022

[7]恩施州地道药材玄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刘海华,张美德,林先明,郭汉玫,何银生,郭杰,穆森. 2016

[8]解除杜仲种子休眠方法的研究. 余启高,甘国菊,曾令奎. 2011

[9]红铃虫成虫对4种中药材提取物的电生理及嗅觉反应. 尹海辰,许冬,武怀恒,丛胜波,杨甜甜,万鹏. 2022

[10]中药材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 张国华,廖朝林,由金文,何银生,郭杰,刘海华. 2008

[11]低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影响贮藏期鲜香菇保鲜效果. 周冉冉,高虹,范秀芝,殷朝敏,陈浙娅,姚芬,史德芳. 2018

[12]白僵菌产酶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段先莉,贾子民,许炎芬,龙同,王砚妮,李文静,赵锦芳. 2023

[13]乙酰甲胺磷防治菜青虫和柑桔螨试验. 涂喜咏,朱文达,褚世海. 1998

[14]18%高效氟吡甲禾灵微乳剂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及增产作用. 林荣华,张宏军,朱文达,李林. 2018

[15]四种杀虫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洪海林,丁坤明,饶漾萍,饶辉福,姜华,王友平,刘明炎,毛迎新. 2012

[16]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效评价. 史文琦,向礼波,龚双军,汪华,杨立军. 2017

[17]氯啶菌酯与戊唑醇混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防效. 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周明国,元维军. 2014

[18]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新药剂田间药效评价. 向礼波,周忠泉,龚双军,汪华,杨立军. 2009

[19]NNI与常用农药混合使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评价. 吕亮,张舒,杨小林,常向前,袁斌. 2010

[20]30%护稻臣乳油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试验. 周荣华.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