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运高 1 ; 王宝祥 1 ; 陈庭木 1 ; 杨波 1 ; 刘艳 1 ; 徐波 1 ; 孙志广 1 ; 迟铭 1 ; 李健 1 ; 李景芳 1 ; 方兆伟 1 ; 卢百关 1 ; 徐大勇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产量;品质;超优亲优势;竞争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59-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 相关文献

[1]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王才林,孙永华,邹江石. 2003

[2]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初探. 宗寿余,吕川根,赵凌,王才林,戴其根,邹江石. 2000

[3]氮肥和密度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65396”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郑克武,邹江石,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 2002

[4]氮肥和密度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郑克武,邹江石,吕川根,王才林,宗寿余,赵凌. 2001

[5]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2007

[6]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5

[7]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两系杂交稻两优108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夏士健,郑克武,吕川根. 2008

[8]两优培九不同栽培方式吸氮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海生,张洪程,戴其根,吕修涛,霍中洋,许轲,吕川根. 2000

[9]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 2002

[10]我国种业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初探. 顾克军,杨四军. 2006

[11]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2]双低甘蓝型油菜淮宁2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孙华光,钱敏珍. 1999

[13]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悦梅,潘永飞,戴忠良,张振超. 2009

[14]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机插秧茬口“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6

[15]棉花花铃肥施用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潘群斌,狄文枝,金芝芳,周步海,蔡立旺,戚永奎. 1994

[16]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17]播种期对松花60花椰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秦文斌,戴忠良,涂安君,胡诗建. 2015

[18]草莓宝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徐建明,顾大路,钱新民,杜小凤,朱金芳,王伟中. 2000

[1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洪立洲,尹金来,周春霖,王凯,丁金海. 1999

[20]沼肥在温室草莓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王志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