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陈留根 1 ; 朱普平 1 ; 盛婧 1 ; 张岳芳 1 ; 郑建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稻草还田;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土壤速效养分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0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6-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处理(A)、稻草还田(B)、稻草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比常规处理下降2.6%;(2)麦季农田总地表径流水量为2.06×106kg/hm2;(3)稻草还田能够明显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N和K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P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肥料运筹、少免耕、常规处理、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4)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稻草还田处理土壤速效NP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处理;(5)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略有下降,使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明显降低,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壤速效NP含量。

  • 相关文献

[1]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根系形态、土壤养分的影响. 苟文龙,李平,马啸,张瑞珍,董臣飞,李达旭,白史且,师尚礼. 2020

[2]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盛婧,陈留根,朱普平,周炜,薛新红. 2010

[3]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熊飞,张琛,刘建. 2013

[4]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脲酶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汪波,季桦,刘建. 2014

[5]稻草还田与移栽方式对油菜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陆长婴,乔中英,宋英,王海侯,沈明星. 2015

[6]稻草还田条件下基施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李波,刘建,汪波,薛亚光,魏亚凤. 2015

[7]稻草还田条件下氮素基、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薛亚光,刘建. 2017

[8]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9]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吴彤东,陈凤生,莫美英,陆长婴,王海侯,施林林,邱荣生. 2009

[10]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地氮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8

[11]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12]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19

[13]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14]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稻两熟农田磷素径流流失和麦稻产量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21

[15]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6]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17]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18]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郑少文,郭智,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4

[19]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20]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的高产稻田氮磷钾径流流失特征. 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