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斑点叉尾各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秋红 1 ; 艾晓辉 2 ; 刘永涛 2 ; 胥宁 2 ; 赵凤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点叉尾;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消除;残留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781-7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在18℃和28℃水温下,以20 mg/(kg·d)鱼体质量对斑点叉尾给药恩诺沙星,连续灌胃7d。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斑点叉尾体内(血液、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不同组织、不同水温消除速率不同:水温为18℃,皮肤、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022.1e~(–0.034t)、C=2601.3e~(–0.046t)、C=2903.6e~(–0.072t)和C=1186.5e~(–0.036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1.79d、45.29d、16.15d和35.54d;水温为28℃,皮肤、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8805.5e~(–0.04t)、C=3154e~(–0.08t)、C=4145.1e~(–0.1t)和C=1302.1e~(–0.068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8.33d、6.26d、12.44d和10.34d。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斑点叉尾体内的消除速度比恩诺沙星快;在18℃水温下,斑点叉尾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完全消除需要150d以上;在28℃水温下,斑点叉尾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完全消除需要120d。在实验条件下,建议水温为18℃和28℃时,休药期分别为3240℃·日和4200℃·日。

  • 相关文献

[1]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动学及消除规律. 赵凤,周洲,刘永涛,李小义,孔杰,陈飞雄. 2017

[2]恩诺沙星及代谢物在西伯利亚鲟疾病模型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 赵凤,周洲,李小义,孔杰,杨秋红,刘永涛. 2017

[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 廖国会,金星,陈文龙. 2011

[4]43.7%甲龙SC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安全性. 姚雍静,廖向前,曹雨,王家伦,陈娟,梁远发. 2013

[5]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在辣椒酱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量变化. 路彩红,申流柱,吕磊,姚赛,董雯,刘路,吴希,张盈,段婷婷. 2018

[6]噻虫胺在马铃薯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朱峰,曾雪,陈明贵,陈才俊,魏进,廖国会,龙家寰,段婷婷. 2019

[7]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米中5种农药残留. 魏进,张盈,王洪瑶,段婷婷. 2021

[8]贵州辣椒中腐霉利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张盈,魏进,段婷婷,龚庆东,陈才俊. 2021

[9]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蚜酮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 郑永权. 2011

[10]环嗪酮和敌草隆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黄文源,张盈,段婷婷,龙家寰,魏进. 2022

[11]新型杀菌剂苯菌酮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行为. 董丰收,刘新刚,徐军,郑永权. 2015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稻和土壤中氟唑菌酰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路彩红,杨林,申流柱,刘路,姚赛,吴希,张盈,段婷婷. 2016

[13]UPLC-MS/MS法同时测定鲜黄精中12种杀菌剂残留. 张盈,黄文源,陈秀,谭清群,薛原,王芳,魏进,段婷婷. 2024

[14]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万寿菊中的分析方法及最终残留量研究. 朱峰,张震,廖国会,陈湘燕,秦立新,陈明贵,陈才俊,何永福. 2021

[15]QuEChERS-UPLC-MS/MS法同时检测中药材半夏中31种农药残留. 宋邦燕,张海艳,龙育鋆,廖国会,陈湘燕,秦立新,陈明贵,朱峰,李春萍. 2023

[16]啶虫脒和吡丙醚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与膳食风险评估. 秦立新,黄文源,张盈,魏进,段婷婷. 2023

[17]UHPLC-MS/MS测定茶叶中唑虫酰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规律. 龙慧,张盈,陈秀,黄文源,龙家寰,段婷婷. 2023

[18]无公害茶叶中亚硝酸盐残留分析及调控对策.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李泽贤,何莲. 2010

[19]氟吡菌胺和喹啉铜在黄瓜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廖国会,张海燕,宋邦燕,龙育鋆,朱峰,陈才俊. 2023

[20]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蚜酮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 郑永权.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