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胃含物及其摄食等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峰华 1 ; 戴澍蔚 1 ; 樊伟 1 ; 崔雪森 1 ; 张衡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胃含物;食性特征;摄食等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138-1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我国公海灯光围网渔业开发现状及其主要渔获经济品种的基础生物学及其食性特征,根据2016年8—11月及2017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生产船取样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基础生物学现场测定数据,对其食性特征、摄食等级、生态位宽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日本鲭主要摄食虾类、鱼类和桡足类等9大类16小类饵料生物,其中,虾类是最重要的饵料种类,以磷虾类最多;鱼类以未定种鱼类和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为主,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W)比虾类高,但数量比例(N)不及虾类一半。日本鲭在夏、秋季比冬、春季胃含物种类的丰富度、摄食等级相对更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叉长小于300 mm或体质量小于300 g的日本鲭摄食强度与胃饱满指数(P)无明显变化;叉长大于300 mm或体质量大于300 g时,摄食等级与胃饱满指数均随体长或体质量增大呈现增大趋势;叉长大于300 mm的日本鲭由于摄食更多大型饵料,生态位宽度比叉长小于300mm的日本鲭普遍低。结果为今后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业的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 相关文献

[1]西北太平洋公海2种灯光渔业渔获物组成的比较. 董秀强,李灵智,黄洪亮,唐峰华. 2018

[2]西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生物学特征研究. 赵国庆,陈俊霖,张衡,唐峰华,陈云云,贺建文. 2023

[3]基于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春季主要鱼类的食性特征. 纪炜炜,姜亚洲,阮雯,陈雪忠,张明亮,李圣法. 2013

[4]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及CPUE值的时空分布. 吴越,黄洪亮,刘健,杨嘉樑,齐广瑞,周斌. 2015

[5]基于Argo的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垂直水温结构的变化特征. 唐峰华,杨胜龙,范秀梅,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9

[6]2010年北太平洋海区巴特柔鱼(Ommastrephe bartrami)的生物学特征. 唐峰华,伍玉梅,樊伟. 2012

[7]南极半岛周边海域南极大磷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夏辉,许柳雄,朱国平,黄洪亮,冯春雷. 2011

[8]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分析. 洪巧巧,庄平,杨刚,张涛,侯俊利,章龙珍,智玉龙,张航利,杨阳. 2012

[9]回捕牙鲆生长和摄食状况调查研究. 宋立民,于清海,袁立来,司飞,任玉芹,任建功,张红涛,李楠. 2019

[10]中国对虾胃内主要基础饵料检出率及其与对虾生长的关系. 孙修涛,麻次松,李健,赵法箴. 1997

[11]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2024

[1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象山港海域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食性分析. 孙鹏,凌建忠,张辉,唐保军,姜亚洲. 2021

[13]基于镜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铜锈环棱螺胃含物分析. 张灿灿,张丹丹,王志强,罗福广,文衍红,蒋明,李艳和. 2023

[14]东南太平洋秋冬季智利竹筴鱼摄食习性的初步分析. 张衡,张胜茂,王雪辉,唐峰华,杨胜龙,化成君,何宗会,马海有. 2013

[15]长江口和杭州湾凤鲚胃含物与海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比较. 刘守海,徐兆礼. 2011

[16]基于宏条形码技术的南海亮眶灯鱼食性初步分析. 陈晓雷,李敏,陈作志,张俊,张帅,齐占会,徐姗楠. 2022

[17]基于鱼卵仔鱼数据的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分析. 李建生,严利平,胡芬. 2020

[18]不同时空尺度下近海日本鲭栖息地模型比较. 李英雪,陈新军,郭爱,周为峰. 2019

[19]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范秀梅,唐峰华,崔雪森,杨胜龙,朱文斌,黄良敏. 2020

[20]东海日本鲭年龄与卵径和繁殖力的关系. 周翰林,严利平,张辉,李建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