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陈留根 1 ; 朱普平 1 ; 盛婧 1 ; 张岳芳 1 ; 郑建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稻田;地表径流;流失养分;养分拦截;循环利用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0 年 19 卷 10 期

页码: 2275-22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化农田化肥投入超量、稻区水体N、P、K富集度超高,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状,该文系统研究了农田流失养分从农田到水体,再由水体回到农田的循环利用过程,并构建农田养分流失循环利用系统工程,为我国农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农田面积为18.6 hm2,水稻季农田化肥N、P、K投入量分别为305.7、44.9、150.8 kg·hm-2;整个水稻季本区域农田地表径流量为4 518.0 kg·hm-2,其中N、P、K流失量分别为16.6、0.5、9.6 kg·hm-2,占水稻季N、P、K肥投入量的5.45%、1.07%和6.37%;农田周围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的N、P、K拦截量分别为67.8、8.1、99.7 kg,分别占本研究区域N、P、K流入量的21.84%、90.31%和55.73%。将水生植物还田,晒干水葫芦(Halerpestes cymbalaria)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可分别减少农田化肥N、P、K的投入量106.2、9.5、105.8 kg·hm-2。该研究成果对于减轻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相关文献

[1]麦季农田流失养分植物拦截技术体系研究. 刘红江,郑建初,孙国峰,盛婧,张岳芳,郭智,周炜,陈留根. 2021

[2]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的实践. 滕昆辰,张瑞,乔维川. 2013

[3]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探析. 何加骏,甄若宏,郑建初. 2011

[4]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李辉平,曲绍轩,马林,范育明,赵书光,蒋宁,林金盛,侯立娟. 2018

[5]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及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 HAN Shi-qun,严少华,FAN Cheng-xin. 2008

[6]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常志州,黄红英,靳红梅,马艳,叶小梅,薛利红,杨林章. 2013

[7]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地氮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8

[8]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9]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19

[10]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11]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稻两熟农田磷素径流流失和麦稻产量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21

[12]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3]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14]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15]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郑少文,郭智,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4

[16]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17]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的高产稻田氮磷钾径流流失特征. 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8

[18]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19]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2017

[20]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 王子臣,邱丹,堵燕钰,陈留根,朱普平,郑建初.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