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营养液膜(NFT)栽培试验仪的设计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现 1 ; 林营志 1 ; 李传辉 1 ; 郑岸颖 1 ; 郑回勇 1 ; 刘波 2 ; 陈永快 3 ; 赵健 1 ; 林斌 2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业化研究所

关键词: 营养液膜;栽培;试验仪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7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93-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营养液膜(NFT)栽培模式具备稳产、高产、易于工厂化等优点。为提高NFT生产效率,挖掘生产潜能,开发了NFT栽培试验仪。该设备采用多路栽培槽并行种植的方式,通过更换栽培槽盖板、增减栽培槽即可调整待测试作物栽培密度和试验株数;模拟主流的NFT生产装置,营养液贮存在混肥桶内,在灌溉泵驱动下流过栽培槽后经过紫外灯杀菌除藻后回流到桶内;系统以触摸屏为控制核心,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与营养液温度、EC、pH等参数均选用RS485/MODBUS型传感器由触摸屏采集,液位高低的数字信号由串口输入输出板传至触摸屏,触摸屏通过串口继电器板驱动灌溉泵、搅拌泵、进水电磁阀、电动排水阀、紫外灯等设备;控制软件运行在触摸屏上,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自动混肥、自动洁桶、自动洗槽、自动补水、计划灌溉、监测报警、数据记录等功能;系统还设计了手动灌溉、急停等功能。使用8个栽培槽,每个槽20cm株距,1次可测试200株植物规格的单台栽培试验仪即可开展品种筛选、抗病性测试等试验,多台组合则可进一步开展营养液配比、灌溉参数等试验。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叶用莴苣营养液膜栽培性状及产量分析. 陈永快,王涛,黄语燕,兰婕,雷锦桂,吴宝意,陈华. 2019

[2]基于有效积温的NFT栽培小白菜生长模型. 陈永快,黄语燕,王涛,廖水兰,钟陈声,赵健. 2020

[3]叶菜类蔬菜营养液膜无土栽培技术. 吴敬才,郑回勇,吴燕,雷锦桂. 2015

[4]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李义珍,郭聪华,李小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5

[5]泉薯830主要菜用特性鉴定与栽培技术. 卢新建,陈诗林,吕美琴,庄卫东,付文泽. 2002

[6]冰台龙眼生产与科研比较探析. 柯碧南,翁志辉. 1997

[7]福建野生紫芝资源的开发利用Ⅰ.硬孔灵芝. 陈体强,吴锦忠,钟礼义,李晔,邱福平,林兴生,朱培根. 2006

[8]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蔡志英,卢政辉,丁中文,曾辉. 2012

[9]茭白春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薛珠政,王彬,李永平,康玉妹. 2018

[10]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11]辣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王小安,韦晓霞,姜翠翠,叶新福,张雅玲. 2019

[12]金花茶种苗繁育与栽培管理研究进展.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邓巧勤. 2018

[13]海鲜菇菇渣复配基质在茄子栽培上的应用. 王涛,雷锦桂,陈永快,李彩霞,林碧英,黄语燕. 2019

[14]盆栽李品种的筛选. 陈文光,王小安,潘少霖. 2017

[15]福建蔗区果蔗防寒栽培技术. 李瑞美. 2021

[16]火龙果新式篱架搭建及栽培技术. 沈朝贵,王建超,郭林榕. 2021

[17]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18]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施龙清,董萌,张居念. 2019

[19]巴氏蘑菇杂交新菌株的栽培筛选. 郭仲杰,廖剑华,蔡志欣,卢圆萍,陈美元. 2020

[20]秀珍菇退化菌株生物学特征比较及dsRNA病毒检测. 柯斌榕,卢政辉,吴小平,陈发川,兰清秀.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