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辉平 1 ; 宋金俤 1 ; 林金盛 1 ; 曲绍轩 1 ; 华秀红 1 ; 马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杏鲍菇;催蕾;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正交试验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1 年 23 卷 11 期
页码: 28-30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期间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发菌速度、催蕾时间和菇体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鲍菇发菌期,可以将温度设置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设置在60%~75%,CO2浓度设置在3000~4000 mg/L;在催蕾期,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5%,CO2浓度可以设置在1000~1500 mg/L,光照强度可以设置在100 lx;在育菇阶段,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0%,CO2浓度应控制在2000~2500 mg/L,光照强度应设置在100 lx。
- 相关文献
[1]紫薯杏鲍菇复合果醋混菌发酵工艺. 王陶,李文,董玉玮,张传丽,李同祥. 2016
[2]南通地区冬季设施茄果类蔬菜环境调控技术. 李小红,刘水东. 2014
[3]温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 顾俊荣,杨代凤,邓金花,董明辉. 2012
[4]蕾铃期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施用乙草胺对棉花安全性的影响. 崔必波,孙扣忠,吉荣龙,钱兵,王军,李亚芳,耿安红,王春云,王伟义. 2016
[5]基于蓄热墙和内保温的钢架大棚保温模式研究. 邵和平,张宁宁,桂勇武,衡燕. 2019
[6]温湿度对金蝉虫卵保存的影响. 曹烨,邓盼,孙德永,唐楚飞,魏兰君,廖怀建,孙洪武. 2021
[7]不同条件下豆天蛾卵的发育情况研究. 李晓峰,郭明明,廖怀建,邓盼,李大维,李俊领,樊继伟,陈凤. 2021
[8]物联网猪舍氨气浓度与环境数据的关系研究. 朱科峰,曹静,梁万杰,凡燕,戴起伟. 2015
[9]发酵床育肥猪舍内湿热环境与通风状况研究. 周忠凯,秦竹,余刚,林家彬,唐玉新,汤赤,陈俊. 2013
[10]温湿度对同型巴蜗牛的影响效应. 徐文华,周加春,张萼,陈友祥,严克华,王瑞明. 2002
[11]高温季节不同通风窗开启方式对江淮地区塑料大棚内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研究(英文). 孟力力,刘建龙,柳军,夏礼如,唐玉邦,虞利俊. 2016
[12]土壤中百菌清的降解规律研究. 丁悦,余向阳,任立云,刘贤进. 2011
[13]昆虫病原线虫的室内感染活性及其所受温湿度的影响. 余向阳,王冬兰,刘济宁,解平,卢子华,刘贤进. 2003
[14]南京地区塑料大棚中空气温湿度日变化模型及验证. 陈昱利,张智优,刘岩,朱艳,曹宏鑫. 2011
[15]改良型通风防虫大棚温湿度变化及其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冯伟民,管安琴,沙国栋,卢昱宇,陈罡,徐建平. 2012
[16]夏季不同环境控制方法对层叠式笼养肉鸭舍内环境的影响. 林勇,代伟伟,夏礼如,柏宗春,王建辉,索川,梁越,孙玉伦,王强. 2024
[17]大气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赵轶鹏,邵在胜,王云霞,宋琪玲,王余龙. 2015
[18]塑料大棚内沼气燃烧增温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效应. 王志春,吴承东,王春云,耿安红,张明,赫明涛. 2014
[19]不同二氧化碳比例气调对冷鲜鸡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张新笑,章彬,卞欢,王道营,吴满刚,孙芝兰,诸永志,徐为民. 2018
[20]施用二氧化碳液态肥对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贾昭炎,奚永兰,王莉,叶小梅,王成成,刘洋,杜静,孔祥平,肖清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耳双翅目虫害调查及杀虫剂筛选
作者:程萱;曲绍轩;林金盛;李辉平;周爱珠;顾鲁同;马林
关键词:木耳;双翅目虫害;调查;眼蕈蚊;杀虫剂
-
42个草菇栽培菌株对绿色木霉和腐食酪螨的抗性鉴定
作者:李辉平;朱家漘;林金盛;姜雅;蒋宁;徐平;侯立娟;马林;曲绍轩
关键词:草菇;绿色木霉;腐食酪螨;对峙培养;抗螨性
-
食用菌虫害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马林;顾鲁同;曲绍轩;林金盛;侯立娟;李辉平;蒋宁;徐平
关键词:食用菌;害虫种类;环境影响;综合防控
-
四种杀虫剂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智颖;马林;曲绍轩;蒋宁;李辉平;侯立娟;林金盛;徐平;王伟霞;李福后
关键词:平菇;杀虫剂;菌丝;产量;安全性
-
剑河县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作者:杨澍雨;程志飞;马林
关键词:羊肚菌;轮作;效益
-
真菌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朱家漘;孙佳琪;李辉平;林金盛;徐平;马林;陈克平;曲绍轩
关键词:真菌先天免疫;NOD样受体;NLR蛋白;结构域;次级代谢产物
-
基于InDel标记的杏鲍菇遗传多样性评价
作者:姜晓红;朱家漘;孙忠刚;曲绍轩;马林;李辉平
关键词:杏鲍菇;基因组比对;分子标记;种质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