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慧 1 ; 孙萍东 1 ; 戴惠学 1 ; 吕桂华 1 ; 陈艳萍 1 ; 张美英 1 ; 林金元 1 ; 郑洪建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粮食作物研究所;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甜玉米;‘申科甜1号’;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影响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46-4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索甜玉米‘申科甜1号’适宜的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申科甜1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申科甜1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逐渐增加,茎粗逐渐变细,单穗重、正品果穗率、穗长、穗粗、行粒数、鲜百粒重均降低,秃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变长。种植密度在5. 25万—6. 00万株/hm2时综合性状较合理,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抗倒性、抗病性均表现较好。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王慧,潘玲玲,孙大鹏,于典司,施标,卢有林,郑洪建,林金元. 2015

[2]超甜玉米新品种‘申科甜1号'的选育. 王慧,卢有林,孙大鹏,于典司,施标,李茂柏,潘玲玲,林金元,郑洪建. 2015

[3]中国冬油菜育成品种产量和主要性状变化趋势.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0

[4]栽培方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陈幼源,盛东,陈绯翔,陆世钧. 2006

[5]2015年上海市水稻新品种(系)集中展示试验. 陈海霞,李帮学,张维德,朱明芬,陆家安. 2017

[6]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余昌霞,李正鹏,查磊,赵妍,陈明杰,侯立娟,郭倩. 2021

[7]'沪油3301'的选育、配合力分析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 2021

[8]优质糯玉米品种"申科糯1号"种植密度试验简报. 李丹,郑洪健,王慧,曹婷,俞晓云. 2021

[9]机插秧不同株距对‘松早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立年,张萍,谢伟锋,蒲攀,况慧云. 2023

[10]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11]不同种植密度对大棚环境、黄瓜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金海军,张红梅,丁小涛,余纪柱. 2018

[12]不同种植密度下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陆雪珍,沈雪芳,沈才标,徐晓梅,张文献. 2008

[13]餐厨垃圾堆肥产品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王站付,邱韩英,陆利民,徐四新,杨晓磊,林天杰,朱恩. 2020

[14]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分析*. 沈雪芳,郑洪建,侯根宝,张璧. 2007

[15]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898'的选育. 林金元,王慧,潘玲玲,孙大鹏,于典司,施标,卢有林,郑洪建. 2015

[16]甜、糯玉米自交系耐热性鉴定研究. 关媛,党冬冬,王慧,DAS Reshmi Rani,潘广磊,JEFFERS Daniel Paul,阮燕晔,郑洪建. 2020

[17]超甜玉米新品种‘沪甜1号'的选育. 孙萍东,潘玲玲,徐声宇,周美华,王慧,孙大鹏,于典司,郑洪建,林金元. 2016

[18]甜玉米食味品质相关性分析. 顾炜,于典司,杨彩霞,瞿静涛,许加波,吴鹏昊,施标,关媛,郑洪建. 2023

[19]优质鲜食超甜玉米新品种‘沪甜16’的选育. 孙萍东,胡颖雄,林金元,徐声宇,关媛,于典司,顾炜,卫季辉,施标,郑洪建,况慧云,王慧. 2023

[20]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分析. 沈雪芳,郑洪建,张璧,侯根宝.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