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型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淼 1 ; 邸树峰 1 ; 樊超 1 ; 毕影东 1 ; 来永才 2 ; 李炜 1 ; 刘建新 1 ; 刘明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3.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农学院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育期;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09 期

页码: 31-36

摘要: 为了明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特性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通过覆膜玉米小区和大田试验,以普通地膜及无覆盖栽培为对照,探讨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研究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玉米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新型生物降解地膜中M1膜降解速率最快,当季可降解75%左右;生物降解地膜在花期前的保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之间差异不显著,花期之后其保温保墒性能与降解速度呈负相关;覆膜可以促进玉米生育期提前,生物降解地膜可使玉米生育期提前8~11 d;覆膜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M1降解膜处理的玉米产量为955.45 kg·(667 m2)-1,比裸地对照增产17.21%.本研究认为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取代普通地膜.

  • 相关文献

[1]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2016

[2]垄改平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辉,刘兴焱,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 2014

[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研究. 张磊,王玉峰,陈雪丽,马春梅,龚振平. 2010

[4]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部分物理特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英文). 林蔚刚,吴俊江,刘丽君,钟鹏,董德健,林相丰,孙长锁. 2010

[5]可降解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育特性的影响.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蔡鑫鑫. 2013

[6]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7]高纬寒地不同玉米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崎峰,蔡鑫鑫,吴振明,李金良,陈海军,刘显元,项鹏,吴瑶. 2017

[8]不同耕作方式对黑河地区玉米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陈凤芝,张作锋,蔡鑫鑫. 2011

[9]寒地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CO_2排放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宋秋来,王峭然,冯延江,王麒,孙羽,曾宪楠,来永才. 2017

[10]不同垄向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石绍河,王俊河,刘宝海,符强,李炜,肖佳雷,李琬. 2012

[11]玉米自交系南繁生育期变化分析. 刘萧痕. 2005

[12]生态区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生长发育与有效积温生产效率的影响. 钱春荣,王荣焕,于洋,徐田军,宫秀杰,郝玉波,姜宇博,赵久然. 2020

[13]玉米生育期遗传分析. 师臣. 2010

[14]深松垄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杨慧莹,周恩昊,连永利,宋秀丽. 2014

[15]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刘丽,连永利. 2012

[16]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卞景阳. 2009

[17]播期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马瑞,黄成亮,孟英,刘猷红. 2019

[18]2019年黑河市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商全玉. 2021

[19]不同种植密度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王宇先,杨莹. 2020

[20]齐齐哈尔市鲜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刘洋,韩业辉,王俊强,杨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