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垂直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石祖梁 1 ; 王飞 2 ; 顾克军 1 ; 张传辉 1 ; 顾东祥 1 ; 李想 2 ; 孙仁华 2 ; 杨四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关键词: 氮肥运筹;稻茬小麦;氮磷钾;垂直分布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226-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稻茬麦合理的氮素施用及秸秆养分归还特征,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小麦群体干物质、氮、磷和钾积累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以基追比5∶5处理最高。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布,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植株各层干物质、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不同施氮处理叶片干物质、氮、磷主要积累于中上层,钾积累于下层;茎鞘干物质和钾主要积累在下层,氮、磷积累在中上层。各叶层、茎鞘层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残茬秸秆(倒4层叶+倒4层茎+颖壳和穗轴)干物质、氮、磷、钾还田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约为50%,40%,50%,40%。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对稻茬小麦秸秆干物质和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石祖梁,顾东祥,张传辉,于建光,杨四军. 2014

[2]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石祖梁,王飞,张传辉,顾东祥,顾克军,杨四军,张斯梅. 2014

[3]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4]苏南太湖稻区稻茬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4

[5]江苏省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杜小凤,吴传万,顾大路,钱新民,王伟中. 2018

[6]江苏省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杜小凤,吴传万,顾大路,钱新民,王伟中. 2018

[7]不同播种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徐建明,刘廷武,李正鹏,王伟中. 2021

[8]不同机械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薛亚光,石吕,韩笑,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2021

[9]机械耕作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李福建,徐东忆,吴鹏,乐韬,朱敏,李春燕,朱新开,杨四军,丁锦峰,郭文善. 2021

[10]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杜小凤,杨文飞,文廷刚,贾艳艳,钱新民,孙爱侠,施洪泉,高怀中,王伟中. 2020

[11]稻秸还田与播后镇压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顾克军,张斯梅,顾东祥,张传辉,石祖梁,许博,杨四军. 2015

[12]稻秸还田与播种方式影响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大田试验研究(英文). 张斯梅,顾克军,樊平声,许博,张传辉,顾东祥,张恒敢,于建光,杨四军. 2017

[13]太湖稻麦(油)两熟区小麦光温综合生产力研究. 葛自强,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 2015

[14]微囊藻水华叠加对太湖沉积物中细菌垂直分布的影响. 刘国锋,刘正文. 2011

[15]不同品种棉田烟粉虱成虫种群动态及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 谭永安,肖留斌,魏书艳,王震,柏立新. 2009

[16]麦秸还田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DONG Ming-Hui,董明辉,CHEN Pei-Feng,陈培峰. 2012

[17]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8]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9]复色紫薇优化施肥模式研究. 王昊,刘博,蔡卫佳. 2018

[20]氮磷钾对早熟桃(千代姬)的影响. 刘亚柏,刘伟忠,阎永齐,芮东明,马媛媛,王润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