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腐熟剂对麦秸腐解率与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薛颖昊 1 ; 孙国峰 2 ; 眭鑫梅 3 ; 陈旭蕾 4 ; 孙仁华 1 ; 徐志宇 1 ;

作者机构: 1.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3.常州市新北区奔牛稻麦原种场有限公司

4.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关键词: 水稻;麦秸秆还田;腐熟剂;腐解率;田面水;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30-35

摘要: 为探明麦秸还田条件下施用腐熟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稻田水环境风险的影响,选用4种腐熟剂(标识为DA1、DA2、DA3和DA4)进行水稻季麦秸腐解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种腐熟剂均加快还田后4周内秸秆腐解速度,其中,还田后2周为麦秸快速腐解期,且腐熟剂DA3和DA4促进麦秸腐解的效果更佳,腐解率达36.5%~37.4%,较麦秸还田无腐熟剂处理(CFS)增加了 5.1~6.0个百分点.与CFS处理相比,4种腐熟剂处理提高了麦秸还田后3周内田面水化学需氧量(COD)及氮磷含量,增加了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其中,DA2、DA3和DA4这3种腐熟剂处理后3周内田面水环境风险相对较高,而DA1与CFS处理间水环境风险差异不显著.可见,稻田施用腐熟剂会加速麦秸腐解,同时会增加水稻生长初期的水环境风险,建议南方水网区水稻季谨慎施用腐熟剂.

  • 相关文献

[1]直播旱种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自常,王志琴,刘立军,杨建昌,李永丰. 2015

[2]麦秸还田下翻耕和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稻田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查显宝,冯长云,于建光,焦加国,肖新. 2020

[3]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于建光,常志州,黄红英,叶小梅,马艳,钱玉婷. 2010

[4]农艺措施对麦秸腐解初期生化特征的影响. 于建光,常志州,李瑞鹏,徐跃定,张建英. 2010

[5]不同有机物料腐熟剂对麦秸的腐解效果. 周淑霞,于建光,赵莉,王丹丹,常志州,杨四军. 2013

[6]不同表面分子膜材料抑制稻田氨挥发的效果及其作用途径. 王梦凡,俞映倞,杨梖,谢斐,侯朋福,杨林章,薛利红,孙庆业. 2019

[7]不同来源养分对稻田施肥周期内田面水氮含量的影响. 刘源,陈功磊,郑网宇,汪吉东,张永春,朱国鹏. 2016

[8]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稻田有机碳和氮磷的排放特征. 赵家阳,于建光,于孟康,王宁,郭智,薛利红,杨林章. 2024

[9]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侯朋福,薛利祥,俞映倞,薛利红,范立慧,杨林章. 2017

[10]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11]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 杨波,秦德荣,周振玲,李健. 2012

[12]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3]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14]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5]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6]劲丰在新沂市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顾大路,巩普亚,韩从道,马二东. 2010

[17]钵苗移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冯瑞兴,朱美根. 2000

[18]灌浆结实期水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江艮荣,潘宝国,徐少安. 2005

[19]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20]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