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粟丽 1 ; 朱长波 1 ; 陈素文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悬浮颗粒物;颗粒有机物;弧菌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11 卷 06 期

页码: 19-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1年6月~8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吉丽罗非鱼(GILI tilapia)围隔混养实验。实验设6个处理组(A、B、C、D、E和F),每组4个平行,单个围隔为一平行,每个围隔放养凡纳滨对虾苗3 000尾,其中实验组A、B、C、D和E组每围隔在放养虾苗28 d之后分别混养罗非鱼(平均体质量200 g)4、8、12、18和24尾,对照组F不放养罗非鱼。实验过程中跟踪调查了养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弧菌数量变动情况,结果显示:1)养殖前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颗粒悬浮物(TPM)、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无机物(PIM)含量以及POM/TPM、PIM/TPM均较接近,养殖中后期实验组的TPM、PIM含量及POM/TPM均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PIM/TPM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C、D和E组PIM含量百分比较A和B组高;2)养殖后期各围隔中弧菌数量普遍高于养殖前期,为(1.01~152.33)×10~3CFU·m L~(-1),均值为(15.08±24.50)×10~3CFU·m L~(-1),实验组中弧菌数量A组最多,B组次之,而C和D组相对较少。结果表明,对虾-罗非鱼混养模式下,放养大规格罗非鱼种,虾、鱼数量比在250∶1可以有效降低虾池有机质积累,改善虾池养殖环境,而且明显抑制弧菌的过度增殖,提高养殖效益。

  • 相关文献

[1]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粟丽,朱长波,张汉华,李卓佳,余招龙. 2012

[2]连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 林丽华,粟丽,朱长波,张汉华. 2012

[3]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粟丽,朱长波,陈素文. 2013

[4]一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生物絮团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 2016

[5]人工培育对虾苗种体内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组成分析. 张晓静,宋晓玲,万晓媛,杨冰,黄倢. 2016

[6]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武和英,王秀华,杨冰,于党辉,黄倢. 2019

[7]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刘钢,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徐煜,文国樑,曹煜成. 2024

[8]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 徐金根,陈素文,张汉华,朱长波,李卓佳,粟丽,王兆礼. 2012

[9]过硫酸氢钾干预下对虾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蔡欣欣,于永翔,王印庚,张正,廖梅杰,李彬,刘潇,朱洪洋,荣小军. 2022

[10]噁喹酸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药动学和对弧菌的体外药效. 王元,殷桂芳,符贵红,周俊芳,沈锦玉,房文红. 2016

[11]东海秋季典型站位沉降颗粒物通量. 张岩松,章飞军,郭学武,张曼平. 2006

[12]獐子岛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性. 李敏,张继红,吴文广,刘毅,王巍,蔺凡,马莎,杨艳云. 2018

[13]桑沟湾夏、秋季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通量及再悬浮的影响. 杨茜,杨庶,宋娴丽,孙耀. 2014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5]南海南部悬浮颗粒物脂肪酸组成. 刘华雪,柯常亮,李纯厚,廖秀丽,黄洪辉. 2014

[16]近180°水中悬浮颗粒物体积散射函数测量. 陈都,刘秉义,杨倩,唐军武,吴松华. 2021

[17]贝藻处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研究. 曲克明,卜雪峰,马绍赛. 2006

[18]草鱼池塘养殖水体的悬浮物特征. 陈哲,刘兴国,程翔宇,张旺,程果锋,肖述文. 2024

[19]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2019—2020年夏季表层悬浮颗粒有机质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陶舒琴,李云海,唐正,叶翔,孙恒,高众勇,李国刚. 2022

[20]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悬浮颗粒物去除装备研究进展. 周亮,唐荣,刘兴国,程果锋,顾兆俊,刘士坤.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