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广东甘薯疮痂病病原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于琳 1 ; 佘小漫 1 ; 蓝国兵 1 ; 汤亚飞 1 ; 李正刚 1 ; 邓铭光 1 ; 何自福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疮痂病;鉴定;Elsino? batatas;系统发育分析;广东省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579-5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广东甘薯疮痂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特征,为甘薯疮痂病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省茂名和湛江等甘薯产区采集甘薯疮痂病植株,采用分生孢子悬液梯度稀释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致病力测定,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28S核糖体RNA(LSU)、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rpb2)和翻译延伸因子1-α(TEF1)部分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系统学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获得26株单分生孢子分离物,随机选取3株代表性菌株SPEb-1、SPEb-2和SPEb-3进行观察和测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3株代表性菌株的产孢细胞透明,内生芽殖;分生孢子单细胞,透明,短棒形,两侧顶端钝圆,大小为6.1~9.0μm*2.2~3.0μm;分生孢子梗短棒状;致病性人工接种表明,3株代表性菌株均可侵染甘薯引起典型的疮痂病症状.3株代表菌株的ITS、LSU、rpb2和TEF1序列与痂囊腔菌属(Elsino?)的E. ampelina、E. bidentis、E. arachidis、E.mimosae、E. ricini和E. sesseae等多个种的对应序列一致性为95%~99%.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株代表性菌株与蓖麻痂囊腔菌(E. ricini)单独聚成一支.[结论]广东甘薯疮痂病的病原菌为甘薯痂囊腔菌(E. batatas).

  • 相关文献

[1]甘薯疮痂病的识别与防治. 黄实辉,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李育军,王章英,罗忠霞. 2011

[2]2008年度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柯清标,张禄祥,万忠,房伯平. 2009

[3]2009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柯清标,张禄祥,万忠,康艺之,易海风,房伯平. 2010

[4]我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房伯平,张雄坚,陈景益,安康. 2004

[5]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杨贤智,万忠,苏柱华. 2007

[6]广东省糯玉米育种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刘建华. 2008

[7]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能值分析与评价指标研究. 陈栋,邹冬生,唐湘如,史亮亮,刘建峰. 2006

[8]谈广东蔬菜对港输出. 洪建军,赫新洲. 1998

[9]广东农科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林佩珍,周迅. 1999

[10]广东省主流肥料质量与环境风险分析. 逄玉万,唐拴虎,张发宝,李苹,付宏婷,黄旭,黄巧义. 2014

[11]广东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粮食供需平衡. 袁志清. 2001

[12]2010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林伟君,罗慧君. 2011

[13]2009年广东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熊瑞权,林伟君,万忠,刘自珠. 2010

[14]广东省罗非鱼的出口现状及应对措施. 雷光英. 2008

[15]2009年广东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徐一菲,周灿芳,万忠,张金鸽,朱世江. 2010

[16]2012年上半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对策建议. 郑素芳,方伟,万忠,林伟君. 2012

[17]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探析——以广东省种植业为例. 储霞玲,黄修杰,姚飞,马力,洪建军. 2020

[18]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广东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经验及取得成效. 王玉源,申健,李振森,黄玩群,吴东妮,刘少群. 2019

[19]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林伟君,柴玲玲,万忠. 2010

[20]广东烟草种质资源田间鉴定及繁种更新试验. 马柱文,李香荷,黄振瑞,袁清华,张振臣,李集勤,李淑玲,陈俊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