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敬芳 1 ; 陈栋 2 ; 黄文洁 1 ; 陈庄 1 ; 吴华玲 2 ; 张文虎 1 ; 贝锦龙 1 ; 晏石娟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4 期

页码: 111-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凤凰水仙群体茶树品种和蜜兰香、姜花香、杏仁香、夜来香单丛茶无性品系加工的5种代表性凤凰单丛乌龙茶成品茶进行香气分析。从凤凰单丛乌龙茶中共鉴定出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55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类。研究发现凤凰单丛乌龙茶的共性主导香气成分为脱氢芳樟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D-柠檬烯、β-月桂烯、吲哚、茉莉酮、橙花叔醇、苯乙腈、伞花烃。然而,在不同香型的凤凰单丛茶中主导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

  • 相关文献

[1]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2]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曾斌,苗爱清,王雯雯,祁丹丹,庞式,马成英. 2018

[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龙眼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张义,高蓓,徐玉娟,温婧,潘思轶,张名位. 2010

[4]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高丛蓝莓浊汁酶解前后挥发性成分. 关小莺,温靖,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余元善,邹波. 2017

[5]SPME/GC-MS分析荔枝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徐玉娟,肖更生,廖森泰,温靖,吴继军,潘思轶,郝菊芳,张义. 2008

[6]冷冻处理对荔枝香气成分的影响. 蔡长河,陈玉旭,曾庆孝,张爱玉. 2008

[7]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桑叶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 施英,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军,刘凡,穆利霞,沈维治. 2014

[8]桑果醋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 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唐道邦,温靖,张岩. 2009

[9]荔枝汁结冰-解冻浓缩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 赵芳,曹清明,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 2012

[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杨荣玲,林耀盛,赵晓丽. 2013

[11]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 申建梅,胡黎明,万树青,张扬. 2010

[12]蔗糖添加量对风干腊肠风味物质的影响. 林耀盛,曲直,唐道邦,刘学铭,杨荣玲. 2015

[13]闷黄对黄茶香气特征及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 夏红玲,苗爱清,陈维,胡蝶,乔小燕,马成英. 2023

[14]果汁饮料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测定及其来源分析. 杨春英,刘学铭,徐玉娟. 2013

[15]两种浓缩工艺荔枝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赵芳,吴继军,曹清明,徐玉娟,肖更生. 2012

[16]15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杨春英,刘学铭,陈智毅. 2013

[17]青梅腌制过程中的风味物质变化. 林耀盛,刘学铭,李升锋,池建伟,陈智毅,杨春英,唐秋实. 2015

[18]糯米糍荔枝香气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陈玉旭,蔡长河,曾庆孝. 2009

[19]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桑椹果醋挥发性成分. 梁贵秋,李全,吴婧婧,陆飞,肖更生. 2012

[20]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王雯雯,黄文洁,史敬芳,黄河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