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俯冲带板间地震活动的热-力学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翔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俯冲带;地震;慢地震;热结构;断层强度;流变学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235-12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地震广泛发生于板块的汇聚边界,并表现出多样性。全球多数8级以上和所有9级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板块界面即俯冲断层,此类板间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本文聚焦于孕育此类大地震的地震带及其下方的慢地震带区域,阐述断层热-力学在研究地震活动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潜在的应用。在目前对地震发生时间尚无法有效预测的前提下,了解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和最大震级对防震减灾工作尤为重要。俯冲断层的热-力学特征可以:(1)借助岩石学特征,圈定大地震发生的上下边界,估算潜在发生大地震的震级;(2)借助海底热流和地形观测,确定俯冲断层强度,推断大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3)借助岩石学特征和地震观测,推断断层流变学特征(脆性摩擦与黏性蠕滑),建立与实测地震的对应关系,如地震带与其下方的慢地震带分别对应着两段相互分离的脆性摩擦区域。以上研究都离不开热流观测对研究结果的约束,然而目前对俯冲带的热流观测还相对不足。西太平洋周边拥有多个典型俯冲带,开展这些区域特别是马里亚纳俯冲带的热流观测是研究俯冲断层热-力学的重要依据和补充。

  • 相关文献

[1]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俯冲带地震成因. 孔祥超,李三忠,王永明,索艳慧,戴黎明,王鹏程,王倩,郭玲莉,朱俊江. 2017

[2]地球的层圈结构与穿越层圈构造. 许志琴,王勤,孙卫东,李忠海. 2018

[3]马里亚纳俯冲系统的构造特征. 刘鑫,李三忠,赵淑娟,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王鹏程,孙文军,曹现志,戴黎明,于胜尧,张臻,臧艺博,孔祥超,张勇,郑祺亮. 2017

[4]微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洋内与陆缘微地块研究的启示. 李三忠,索艳慧,刘博,刘永江,李玺瑶,赵淑娟,朱俊江,王光增,张国伟. 2018

[5]东北日本地震波速度、V_P/V_S和各向异性结构:对俯冲带水迁移过程的探讨. 王建,肖卓伟,赵大鹏,姚振兴. 2018

[6]西太平洋若干沟-弧-盆体系及板内岩浆成因研究进展. 张国良,王帅,张吉,罗青,李铁刚. 2017

[7]板块驱动力:问题本源与本质. 李三忠,王光增,索艳慧,李玺瑶,戴黎明,刘一鸣,周洁,郭玲莉,刘永江,张国伟. 2019

[8]重震联合中速度-密度耦合研究综述. 刘洁,张建中. 2020

[9]日本地震对亚太地区渔业的影响. 李励年,缪圣赐. 2011

[10]美洲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李永发,刘奕,夏资博,白庆利,李建兴.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