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诚 1 ; 曹志平 2 ; 罗艳蕊 2 ; 马永良 2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土壤肥力;微生物生物量碳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7 年 15 卷 03 期

页码: 48-5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EM堆肥,即有效微生物制剂+堆肥)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进行了7年的施用15t/hm2.a有机肥、施用7.5t/hm2.a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有机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提高,碱性土壤的pH值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化肥可一定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和有效养分含量,但作用不明显。施肥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趋势是:EM堆肥>传统堆肥>化肥>对照。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施肥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 相关文献

[1]不同改良剂对棕红壤酸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初报. 熊又升,袁家富,赵书军,柴彦君,彭成林,徐祥玉. 2009

[2]长期施肥对黄棕壤固碳速率及有机碳组分影响. 陈云峰,韩雪梅,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3

[3]功能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防治萝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 邓晓辉,闵勇,焦忠久,袁伟玲,甘彩霞,崔磊,邓士元. 2017

[4]新型肥料在稻虾共作区直播水稻应用效果初探.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李金华,徐祥玉,徐大兵,贾平安. 2019

[5]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6]生物有机肥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湖北省为例. 佀国涵,袁家富,熊又升,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刘晔. 2012

[7]配施有机肥对白三叶草生长及香蕉园土壤生态的改良作用. 王丽霞,黄大野,刘永霞,丁哲利,何应对. 2024

[8]湖北省主要农区耕地土壤质量研究Ⅱ.近30年来土壤肥力的演变. 杨利,夏贤格,吴家琼,范先鹏,熊桂云,丁亨虎,肖习明,吴运明. 2016

[9]发展化学肥料 保证农业增产 防止地力衰退. 王尔宏,张宜春,冯元琦,温贤芳. 1991

[10]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11]绿肥翻压后减肥和基施控释肥对烟叶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熊维亮,张映杰,杨鹏,唐李丽,冯文龙,张敏敏,袁家富,徐祥玉. 2020

[12]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培肥效果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荣勤雷,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2014

[13]余江县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平,熊又升,王兴祥,梁圆. 2010

[14]从第17届国际土壤科学大会看土壤科学研究的进展及趋向. 胡学玉. 2002

[15]江汉平原主要农作物施肥推荐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亮,陈勇,范先鹏,杨利,丁亨虎,吴家琼. 2012

[16]不同绿肥翻压量及施肥条件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赵书军,秦兴成,张新然,侣国涵,徐祥玉,袁家富. 2011

[17]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低产黄泥田的改良作用. 胡诚,陈云峰,乔艳,刘东海,张顺陶,李双来. 2016

[18]保康县烟区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价. 佀国涵,饶雄飞,郭利,曹祥练,袁家富. 2014

[19]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陈雅亚,董晓丽,柴沙沙,王连军,雷剑,靳晓杰,杨新笋,张文英. 2024

[20]恩施市玉米产区施肥现状调查及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赵书军,李车书,袁家富,徐祥玉,谭亚华,王永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